冀州品茶海选喝茶位置,冀州品茗海选饮茶地点
今天咱们来聊聊冀州品茶那点事儿。说来也巧,前两天路过老城区,正好碰见几个茶友坐在梧桐树下喝茶闲聊,青瓷盏里浮着碧螺春,那香气飘得半条街都闻得见。
要说冀州这地方,自古就是产茶区,唐宋时期还当过贡茶产地。现在城里城外冒出来不少品茶海选活动,说是海选,其实就是把爱喝茶的人聚到一块儿,轮流品评各地新茶。这种活动通常选在很特别的地方——要么是带着院子的老茶馆,二楼支着雕花木窗,能看见整条青石板街;要么干脆就在茶山脚下的农家小院,坐在竹椅上品茶,抬头就能望见漫山遍野的茶树。
那些藏在巷子深处的茶香
我特别喜欢中山路后街那家“清韵茶社”,每次走到巷口就能闻到茶香。老板是个很有意思的人,总爱穿件棉麻褂子,边沏茶边跟你讲茶叶的门道。上周他们搞的品茶会来了二十多人,长条茶桌上摆着七八种当年春茶,从龙井到毛峰,每泡一种就让大家说说感受。
有位老茶客的话特别在理:“好茶啊,就像找对象,得看眼缘更要品内涵。”他端着白瓷杯仔细端详茶汤颜色,那专注劲儿,倒真像是在相看意中人。
其实冀州品茗海选饮茶地点有个共同特点——都不在特别喧闹的地段。城南有家茶馆干脆开在旧书店里,叁面墙都是书架,客人可以边翻书边喝茶。这种地方待着特别舒坦,时间都慢下来了。
记得有回去参加品茶,遇到个年轻人带着自己收藏的紫砂壶来,说是爷爷那辈传下来的。他泡茶的手法特别讲究,先温壶再投茶,注水时手腕轻轻旋转,让茶叶在壶里慢慢舒展。那天我们尝了他泡的武夷岩茶,那滋味,至今想起来还唇齿留香。
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,能找个安静地方坐下来好好喝杯茶,反而成了奢侈的事。冀州这些品茶场所难得保留了这种慢生活的味道,不着急、不赶趟,一切都要刚好。
有时候想想,喝茶这事儿挺有意思的。同样的茶叶,用不同水温泡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;同一泡茶,在不同环境里喝感觉也差很远。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冀州品茶海选要特别讲究场地——好茶得配好地方,好地方能衬出好茶香。
下次你要是路过冀州,不妨也去找找这些藏在街巷深处的茶馆。推开门,可能就是另一番天地。竹帘半卷,茶烟袅袅,几个素不相识的人因茶相聚,聊得投机了便互换联系方式,约着下次再一起喝茶。这种随缘的相遇,反倒比刻意安排来得更有味道。
茶凉了可以再续,人散了还能再聚。冀州这些品茶的地方,不单单是喝茶的场所,更像是个让心静下来的去处。找个周末午后,去坐坐如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