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密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学院后街还有什么好玩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2:01:26 来源:原创内容

高密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

昨天路过母校门口,忽然听见两个小姑娘在讨论:"听说学院后街现在拆得差不多了,是不是没什么可逛的了?"这句话突然勾起了我的好奇心。作为在这条街上混了四年的老学姐,我决定亲自去转转,看看记忆中的那些店铺还在不在。

沿着熟悉的林荫道往里走,最先映入眼帘的竟是那家"阿婆豆花"。蓝色的遮阳棚有些褪色,但门口依然排着叁五个人。老板娘认出了我,笑着说:"毕业五年了吧?还是老规矩,加双份红豆?"捧着温热的豆花碗,忽然觉得时间仿佛在这里停驻了。

再往前走了百来米,确实看到几处围挡。原先的文具店变成了连锁奶茶店,二手书店改成了自助照相馆。不过令人惊喜的是,那家卖手工发卡的小铺子还在,只是换了更精致的装潢。店主小敏正在教几个女生做串珠耳环,阳光透过新装的蕾丝窗帘,把工作台照得发亮。

转角处新开了家猫咖,透过落地窗能看到十几只圆滚滚的猫咪。几个穿着校服的女孩坐在榻榻米上,边撸猫边写作业。这让我想起以前这里是个旧书摊,我们总爱蹲在路边淘绝版小说。时代在变,但学院后街那份闲适的氛围,好像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。

走到后街中段,意外发现了个宝藏摊位——卖糖炒栗子的老伯开发了栗子冰淇淋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个甜筒,焦糖香的栗子蓉和奶味冰淇淋意外很搭。老伯得意地说:"你们年轻人都爱尝鲜,我不创新就要被淘汰喽!"

那些藏在巷子深处的惊喜

绕过主街往小巷里钻,这里竟藏着更多新鲜玩意儿。以前总嫌狭窄的侧巷,现在被创意墙绘装点得别有洞天。某面墙上钉着木格子,摆满了多肉盆栽,旁边小黑板写着"自助购买,扫码自取"。

最让我惊讶的是发现了顿滨驰银饰工作室。老板是艺术学院毕业的学长,正在教客人打磨戒指。他说现在学生们不再满足于买现成的,更喜欢亲手做独一无二的饰品。工作室里飘着轻音乐,敲打银片的叮当声像在伴奏。

傍晚时分,后街渐渐热闹起来。新开的关东煮小摊飘出阵阵香气,几个刚下课的女孩围着摊位讨论是要加鱼饼还是竹轮。路灯渐次亮起,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。这时才注意到,虽然店铺换了不少,但那份青春洋溢的气息丝毫没变。

在煎饼果子摊前排队时,听到身后的学妹在计划周末去哪家新店打卡。她们手机里存着后街美食地图,说起哪个角落有好玩的如数家珍。忽然想起当年我们也这样,总能在这些巷弄里发现新大陆。

临走时特意绕到后街尽头,那家十年老店"姐妹缝纫铺"依然亮着灯。阿姨正在修改毕业典礼的礼服,听说她今年开始兼营汉服租赁,生意比以前更红火了。这让我想起句话:铁打的后街,流水的青春。

华灯初上时回头望去,整条后街笼罩在暖黄的光晕里。新店老铺交错而立,就像新陈代谢般自然。其实学院后街从来不是固定的某几家店,而是永远能给年轻人带来新鲜感的地方。那些好奇"学院后街还有什么好玩的"的人,或许该亲自来走走,每条小巷都在讲述新的故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