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安品茶课程工作室,南安茶艺研习课堂
周末路过城南老街,突然瞥见"南安品茶课程工作室"的素雅招牌,不由放慢了脚步。木质窗棂里透出暖黄灯光,隐约传来茶具轻碰的脆响。这倒是巧,前阵子朋友刚推荐过他们的"南安茶艺研习课堂",说是在那儿学茶特别放松。
推门进去,茶香像轻柔的薄纱拂面而来。穿棉麻裙子的茶艺师正在给学员们演示冲泡手法,青瓷盖碗在她手中稳稳流转。"其实啊,泡茶不用太紧张。"她笑着对略显拘谨的学员说,"手腕放松些,水流自然就顺畅了。"有个姑娘不小心把水溅出茶盘,大家反而都轻松地笑起来——这种不较劲的氛围,确实让人想留下来好好学点东西。
从茶杯里打捞城市遗忘的从容
工作室主理人是个温婉的福建姑娘,她说最初开设南安品茶课程工作室,就是发现太多人把喝茶想复杂了。"你看这铁观音,其实第叁泡才最出彩。就像我们做事情,有时候慢几步反而能遇见惊喜。"她捻起茶叶让我们闻香,"每片叶子都藏着山场的阳光雨露,关键是学会和它对话。"
在电子屏幕占据大部分视线的时代,专注沏茶的两小时成了奇妙的缓冲带。记得有次茶会,大家等着茶汤稍凉的空隙,竟都不约而同静默了片刻——只有煮水声咕噜作响,像回到童年外婆家的灶台前。这种突如其来的宁静,比茶本身更让人留恋。
他们的南安茶艺研习课堂有个特色,每期都会带学员品味不同产区的代表性茶品。上月是武夷山岩茶专场,这周又换上杭州龙井。玻璃壶中舒卷的嫩芽,总让我想起春天第一次去梅家坞采茶,指尖沾满清冽的茶香整日不散。
在茶香中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
说来有趣,自从开始参加茶艺课,我发现自己泡咖啡都不再急匆匆的了。工作室茶师常说:"水温90度还是100度,浸泡30秒还是45秒,这些数字只是参考。你自己的舌头,才是最终的标准。"这话用在生活里也同样适用——别人设定的时间表,未必适合你的节奏。
最近工作室新来了几位年轻学员,最初都带着"要记住多少种茶叶"的焦虑。后来茶师干脆收起茶叶罐,先带大家闭眼感受不同水温的蒸汽。"觉察比知识更重要,"她轻轻转动闻香杯,"当你熟悉了水从沸腾到温和的过程,自然就懂得什么时候该注水。"
茶席间常能听到各种故事。做设计的女孩说现在会见客户都改用茶具替代咖啡杯,发现谈判氛围柔和许多;退休的教师则在这里找回二十年前读诗的心情。或许正如某个午后,窗外雨打芭蕉时茶师偶然提起:"我们品的从来不只是茶,是当下这段时光啊。"
如今每次经过工作室,总会留意里面是否亮着灯。有时看见新学员笨拙地执壶,总会想起自己最初连茶则都拿不稳的样子。不过没关系,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慢慢来,就像茶叶在杯中缓缓舒展。毕竟喝茶这件事,本就是急不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