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阳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课堂体验茶韵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8:30:28 来源:原创内容

走进当阳这所学校的走廊,隔着玻璃窗就能闻到若有若无的茶香。教室里,孩子们正小心地用盖碗刮去浮沫,那专注劲儿,跟解数学题时有得一拼。

“水温85度刚好,太高会把茶叶烫坏。”穿深蓝色校服的男生边冲水边和同桌嘀咕。他手腕轻轻转动,让水流顺着杯壁滑下,翠绿的茶叶在玻璃杯中舒展翻滚。隔壁组的女生凑过来看:“你这泡的龙井,颜色比我的碧螺春浅多了!”

茶香里的学问

这可不是普通的兴趣班。负责茶艺课的李老师整理着茶具说:“去年我们在历史课讲到《茶经》,孩子们连六大茶类都分不清。现在倒好,有人能闭着眼睛靠香气辨出铁观音和单丛。”她说着笑了起来,眼角挤出细密的皱纹。

坐在第叁排的短发女生刚完成她的第一泡茶。她双手捧杯递给老师时,指尖微微发颤:“我觉得这次时间没掌握好,有点涩。”李老师小啜一口,点点头:“是稍微过了十来秒,不过香气出来了。下次记得,金骏眉这种全发酵茶,出汤要更快些。”

窗外树影摇晃,阳光透过薄纱窗帘,在铺着靛蓝扎染桌布的课桌上投下斑驳光点。孩子们轮流担任茶艺师,给小组同学斟茶。有人从家里带来了手绘的茶席设计图,用彩色铅笔仔细标注了每件茶具的摆放位置。

当阳学生品茶上课这事刚传开时,不少家长在微信群讨论:“这不耽误正课吗?”但学期过半,最早反对的王女士发现,儿子写作业时居然不再频繁刷手机了。“他说泡茶要学会耐心等待,这道理我们平时说破嘴皮都没用。”

茶杯中的改变

高二的陈浩以前最坐不住,现在却能安静地完成整套茶艺流程。他翻开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,指着其中一页:“你看,不同季节采的茶叶,冲泡方法都不一样。春茶嫩,水温要低;秋茶成熟,可以稍微焖一下。”笔记本旁边,还贴着他收集的各类茶叶标本。

这种课堂体验茶韵时光的教学方式,悄悄改变着校园氛围。课间追逐打闹的少了,几个孩子围坐品茗的多了。上周的校园文化节,茶艺小组摆的摊位前排起长队,同学们纷纷好奇地品尝学长学姐泡的工夫茶。

“其实最开始,我们只是想把传统文化留下来。”德育主任站在茶水房门口,望着正在清洗茶具的学生们,“没想到孩子们给了我们惊喜。他们自发组织了茶叶知识竞赛,还在植物角种了五盆茶树。”

茶香继续在教室里飘荡。一个男孩正小心翼翼地调整茶漏的位置,他同桌举着手机计时:“快,还有叁秒!”当秒针指向终点,他利落地提起茶壶,琥珀色的茶汤恰好在杯中盈至七分满。教室里响起轻轻的掌声。

或许教育就是这样——不只在书本的字里行间,更在这些有温度的日常里。当热水注入盖碗,茶叶旋转起舞的时刻,有些东西正悄悄沉淀在年轻的心田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