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西小粉灯一条街,定西小粉灯巷子风情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9:42:02 来源:原创内容

要说咱们定西最有烟火气的地方,那得数小粉灯一条街了。每当夜幕降临,这条藏在老城区深处的巷子就活了过来——暖融融的粉光从各家店铺门檐洒下来,把青石板路染得像刚落下的樱花。空气中飘着牛肉面香,还混着烧烤摊子滋滋作响的油烟味,路过五金店能听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,理发店门口的转筒还在不知疲倦地转着。

住巷口的王大爷总爱捧着搪瓷缸坐在藤椅里,有回我问他在这儿住多久了,他眯眼想了想:"从煤油灯换成白炽灯,再到这些小粉灯,少说四十年喽。"可不是嘛,街角那家修鞋铺的李师傅,当年还是踩着缝纫机的小伙子,现在两鬓都斑白了。他摊子前总堆着待修的皮鞋,旁边永远泡着冒热气的茉莉花茶。

巷子里的百味人生

往里走几步就能闻到老马家羊肉泡馍的香味。他们家的灶台临街支着,大师傅抡着半人高的面饼往锅里甩,动作潇洒得像在跳舞。常客都晓得要赶头锅汤,那汤头熬得雪白,撒上香菜末,配着糖蒜吃最够味。隔壁水果摊的赵婶常调侃:"整条街就数老马家灶火旺,冬天站他们门口都比别处暖和叁度。"

再往前是刘阿姨的裁缝铺,她总戴着自己做的碎花套袖,眼镜推到额头上。有次我去改裤脚,见她正给件大红嫁衣绣金线,针脚密得像蚂蚁排队。"西头老张家的闺女出嫁,"她咬断线头笑道,"如今年轻人还肯穿传统嫁衣的少咯。"阳光透过粉灯照在缎面上,那金凤仿佛要振翅飞起来似的。

最让我惦记的是文具店楼上的租书铺。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梯上去,满墙武侠小说排得齐整,老板是个戴圆眼镜的退休教师。他总把《故事会》摞成塔状,见到学生来租教辅就叹气:"多租两本闲书嘛,年轻时不多做梦,老了拿什么下酒?"

去年旧城改造那阵,整条定西小粉灯巷子风情都笼罩在搬迁传闻里。修鞋的李师傅连夜多屯了半箱鞋钉,老马悄悄去看了叁处新店面。结果最后通告出来,这里被划成了民俗保护街区。那天傍晚,整条街的粉灯亮得特别早,王大爷破天荒开了瓶二锅头,说要把新写的"烟火人间"匾额挂到巷口。

如今偶尔路过,还能看见游客举着手机拍粉灯夜景。但咱们老街坊都知道,真正动人的不是这些光影,是灯光下日复一日的生活。修鞋摊前永远有等着取鞋的老街坊,泡馍馆的方桌旁总响着擤鼻涕的酣畅声响,裁缝铺的熨斗还在冒着白汽——这些细碎的日常,比任何风景都更经得起琢磨。

昨夜我又去吃了碗羊肉泡馍,临走时看见五金店小老板在教儿子写毛笔字。孩子手腕悬得发抖,"人"字写得东倒西歪,那盏小粉灯却把墨迹照得发亮。或许要等很多年后,这孩子才会明白,他练字的每个夜晚,早被这温柔的灯光织进了定西小粉灯一条街最寻常的图景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