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阳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,揭阳小巷情缘何处寻
巷口飘来的粿条香
傍晚时分,我又闻到了那股熟悉的粿条香。就在我家楼下那条窄窄的巷子里,阿伯的推车准时出现。蒸汽袅袅升起,和巷子里的暮色混在一起。几个老街坊坐在小板凳上等着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。“你家老叁最近怎么样?”“还能怎样,在深圳忙着呢。”这样的对话,每天都会在巷子上演。
我端着热乎乎的粿条,忽然想起早上邻居陈姨说的话。她女儿叁十岁了,还没对象,可把她急坏了。“你说说,这揭阳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啊?”她一边择菜一边叹气,“我们那时候,巷头走到巷尾就能遇到合适的人。现在倒好,年轻人都在手机里找对象。”我吃了一口粿条,热汤下肚,却解不开这个疑问。
巷尾的老夫妻
巷子最里头住着一对老夫妻。每天清晨,都能看见阿公提着菜篮子慢慢走回来,阿婆就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等着。有时是两根油条,有时是一把青菜。前天早上,我撞见阿公在巷口的花店前犹豫,最后挑了支红玫瑰。那支玫瑰被阿婆插在窗台的玻璃瓶里,嫩红的花瓣在灰墙背景前格外扎眼。
卖粿条的阿伯跟我说,这对老夫妻年轻时就在这条巷子认识的。那时候阿婆家做抽纱生意,阿公天天假装路过,就为了多看她一眼。“现在的年轻人啊,太着急了。”阿伯往锅里下着粿条,“感情要像熬汤底,慢慢来才有味道。”
但现实是,这条住了好多年轻人的巷子,反而最难遇见爱情。大家早出晚归,碰面时连点头都来不及。偶尔在楼梯口遇到,也是各自刷着手机错身而过。揭阳小巷情缘何处寻,成了好多人心里的问号。
转角遇到的不只是猫
上周六下雨,我在巷子转角差点撞到人。是个姑娘,抱着一箱书,手忙脚乱地捡散落的笔记本。我帮她撑着伞,她把书重新装箱。雨滴打在青石板上,溅起细小的水花。“谢谢啊,”她抬头笑笑,“刚搬来的,没想到雨这么大。”
后来我们在巷口的粿条摊又遇见了。她坐在我常坐的位置上,正跟阿伯说不要香菜。我只好在她旁边坐下。“你也常来?”她认出了我。从那以后,粿条摊成了我们经常碰面的地方。有时聊几句,有时就点点头。
昨天傍晚,她突然说:“没想到在这条巷子里还能交到朋友。”我咬着粿条,含含糊糊地应着。其实我想说,或许揭阳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答案,但缘分确实就藏在粿条的热气里,藏在雨天的转角处。
慢下来的时光
巷子西头新开了家茶馆,老板娘是个爽利的惠州人。她说选择在这里开店,就是看中了巷子里的慢节奏。“在广州,客人喝完一杯茶的时间,在这里能品完一壶。”茶馆成了年轻人周末聚会的地方,虽然还是有人低头看手机,但至少大家坐在了一起。
陈姨女儿的婚事依然没着落,不过她现在不那么急了。“随缘吧,”她说,“强求不来的。”倒是我妈开始操心起我来,老问我是不是对粿条摊遇见的姑娘有意思。
今晚的粿条摊格外热闹,新搬来的姑娘带着朋友来了。阿伯忙得团团转,蒸汽熏得他额头亮晶晶的。姑娘冲我招手,让我过去一起坐。巷子里的风轻轻吹过,带着初夏特有的湿润气息。我忽然觉得,揭阳小巷情缘何处寻这个问题,或许不需要急着找到答案。
巷子还是那条巷子,但走多了,停久了,看细了,总能发现些什么。就像阿伯的粿条汤底,熬得越久,味道越足。而那些藏在巷子角落的故事,正在慢慢地,悄悄地,生根发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