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洱附近100块叁个小时,邻近地区叁小时百元服务
最近在朋友圈里总刷到“普洱附近100块叁个小时”的消息,心里还挺纳闷的——这说的是茶叶还是什么新鲜玩法?上周路过茶马古城,正好遇见开茶室的表叔在整理仓库,就顺口问了这事。
表叔拎着竹篾编的茶饼筐直起腰,笑着指指墙上的价目表:“你往那边看,现在好多寨子都搞体验游啦。我们这儿开车半小时的南屏山里,就有农家乐做这个叁小时百元服务,包含采茶炒茶还能带走二两新茶。”
藏在茶山里的实惠体验
跟着表叔的皮卡车往山里开,才发现这条柏油路修得真平整。开农家乐的岩大哥在院门口迎我们,他家青瓦房正好对着层层迭迭的茶树梯田。“很多客人专门来找普洱附近100块叁个小时的活动,”他边说边递来竹斗笠,“其实啊,就是想让城里人体验真实的茶农生活。”
系上围裙跟着岩嫂学摘一芽两叶,山风裹着茶香往鼻子里钻。岩大哥在旁边的铁锅边示范手工炒茶:“手法要这样顺时针转,就像在给茶叶做按摩。”看着青叶在掌间慢慢卷曲,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专程来——这比在茶庄光喝茶有意思多了。
歇脚时听岩大哥算账:“收这百来块钱刚够覆盖物料和人工,主要靠你们带些茶叶回去当伴手礼。”他泡着刚炒好的茶笑道,“其实邻近地区叁小时百元服务不只我们一家,隔壁寨子还能体验制茶陶罐呢。”
茶香里的烟火气
体验完准备返程时,遇见昆明来的摄影团。带队的老周说他们每季度都来:“在这叁小时里能拍采茶制茶全过程,比单纯买茶叶收获大多了。”他翻着相机里的照片给我看,晨光里采茶女的剪影确实美得像画。
回城路上,表叔说起这种模式的妙处:“现在年轻人觉得光买茶饼没意思,要亲手参与才记得住。就像你刚才炒的那锅茶,带回上海送人可比商场买的礼盒有故事多了。”
车经过好几个寨子都看见类似招牌,确实成了当地特色。岩大哥后来发微信说,我那罐手炒茶被他们标了“客制茶”放在展示柜,居然真有游客想买。看来这叁小时百元服务带来的,不仅是茶香还有活色生乡的烟火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