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铜峡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,校门口暗号现在是否保留
那些年我们喊过的暗号
前几天路过青铜峡小学,看见几个孩子在校门口嘀嘀咕咕,突然就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事。那会儿我们班男生流行一套暗号,拍叁下肩膀代表“放学老地方见”,摸两下耳朵意思是“老师来了”。现在想想挺幼稚的,但那时候可认真了,要是谁记错暗号,整个小组都得急得跳脚。
这些年城市变化太快,当年我们翻墙进去掏鸟窝的旧校舍早就拆了,校门口的文具店也变成了连锁超市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上周我侄女神秘兮兮地跟我说,他们班现在也有类似的暗号。这让我特别好奇——在手机都能视频通话的年代,青铜峡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?
为了弄明白这事,我特意在放学时间多去了几趟。你猜怎么着?还真让我发现了点门道。现在孩子们不像我们那会儿用手势,他们都用文具来说话。比如把荧光笔别在校牌旁边,可能代表今天要值日;书包上挂特定的钥匙扣,说不定是约好要去买新出的卡片。
有个扎马尾的小姑娘告诉我,他们班最近在玩“密码本”游戏。其实就是在便签纸上写数字,夹在语文书里传递。她说要是直接发微信,被家长在监控软件上看见就麻烦了。这话让我愣了半天,现在的孩子,活得比我们那会儿复杂多了。
不过我也注意到,现在校门口暗号的存在形式确实变了。以前我们能整个学期都用同一套暗号,现在可能半个月就更新版本。毕竟班主任都会刷短视频,流行的梗传得太快了。有个胖乎乎的男生跟我说,上周他们刚发明的“掰橡皮”暗号,这周就被老师识破了。
说到老师,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。隔壁班的王老师跟我聊起来,说孩子们这些小把戏她从来不说破。只要不影响学习,适当的秘密空间反而能培养同学感情。这话挺在理的,我们当年班主任其实也知道暗号的事,还偷偷帮我们打过掩护呢。
站在梧桐树下看着现在的孩子,突然觉得时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。我们那会儿的暗号是对于弹珠和漫画书,现在的暗号可能对于游戏皮肤和网红零食。但那种挤眉弄眼传递消息的兴奋劲,那种拥有小秘密的得意表情,简直和我们当年一模一样。
其实想想也挺好的。在这个什么都讲究透明的时代,孩子们还能守住属于自己那点小天地。虽然校门口暗号现在是否保留已经不再重要,但这种同学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,恐怕会永远留在记忆里。
天色渐暗,校门口的人群慢慢散了。我转身离开时,听见两个男生约明天早上见面。他们没说话,只是碰了碰拳头,然后各自朝不同方向走去。这个新暗号,估计又能让他们乐上好几天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