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城汽车东站小巷子多少钱,兴城车站东巷费用多少
对于那个大家常问的路口
那天路过兴城汽车东站,又看见几个拎着行李的人在站口张望,有人凑到保安亭前打听:“师傅,东站旁边那个小巷子,过去得多少钱?”这问题我听过太多次了。其实大家想问的,无非是兴城车站东巷费用多少,毕竟从车站出来拖着大包小包,谁都想省点力气。
要说清楚这事,得先弄明白巷子在哪儿。它不像主干道有醒目标牌,得从出站口往右拐,绕过报刊亭,看见老槐树底下那条两米宽的通道就是。第一次来的人容易走错,往往在广场绕上两圈。
去年夏天我帮亲戚看店时注意到,总有叁轮车师傅在巷口等活。穿蓝布衫的李师傅伸出叁根手指:“这段路啊,收叁块。要是行李特别多,得加一块。”他说话时轮胎正好压过石板缝,颠簸着发出哐当声,“你看这路况,我们收的是辛苦钱。”
不过现在情况有点变化。上个月巷子中间开了家连锁超市,送货的电动叁轮经常堵在拐角。周叁下午我经过时,听见两位阿姨站在菜摊前唠叨:“现在过这段路,兴城汽车东站小巷子多少钱?早上问了个年轻师傅,说要五块哩。”
其实步行穿过巷子也就七八分钟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侧屋檐下挂着晾衣绳。偶尔有自行车铃从身后传来,得侧身让一让。若是雨天要当心,有些地方石板松动,踩上去会溅起水花。
巷尾修鞋摊的赵大爷天天在这看人来人往。他拧着锥子说:“早上赶时间的上班族都坐叁轮,下午买菜回来的阿姨们宁愿慢慢走。”他指了指墙角新划的黄色标线,“前阵子社区来画了消防通道,现在车不能长时间停靠,等活的车少了两成。”
说到兴城车站东巷费用多少,我发现个规律——节假日总会涨一两块。中秋前一天,穿校服的女生和司机讨价还价:“平时不是叁块吗?”司机擦着汗解释:“妹子你看这排队的情况,没半小时出不去啊。”
最近巷子北头在翻修水管,半幅路面围着蓝色挡板。昨天碰见拉行李箱的小伙子在挡板前犹豫,我给他指了绕行小路。他道谢时嘟囔:“早知道就不在站里打车了,平台接单的师傅都说这巷子不好进。”
其实穿过巷子别有洞天。裁缝铺的红姐在窗台养了四五盆茉莉,修车摊的老陈总在梧桐树下摆象棋局。要是行李不多,慢慢走着还能闻到谁家飘出的炒菜香。这些风景,坐在叁轮车上可是留意不到的。
所以下次有人问起兴城汽车东站小巷子多少钱,或许可以这样建议:要是带着孩子或大件行李,花几块钱省点力气挺好;要是就背个双肩包,不妨自己走走,还能在豆腐坊买碗刚出锅的豆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