介休哪里有500元爱情,介休500元能找爱情的地方
小城里的缘分谜题
前两天在早点摊吃馄饨,听见邻桌两位大姐闲聊。一个压着嗓子问:“你说咱介休这地方,真能找到那种…500块钱就能遇到的爱情不?”另一个笑着摇头:“现在吃顿像样的饭都得两叁百,500块找爱情?怕是连场像样的电影都看不周全哟。”这话让我拿着勺子的手停在了半空。
说实话,500元在如今确实不经花。商场里随便一件衬衫就要这个价,更别说谈恋爱了。但我琢磨着,也许她们说的不是字面上的交易,而是那种…怎么说呢,是带着试探的疑问,想知道在彩礼婚房压得人喘不过气的今天,小城里是否还存在着不那么物质的相遇。
我有个朋友大刘,上个月还真就用500块牵回了个女朋友。他们是在旧书市认识的,那天姑娘正要买一套《围城》,缺了中间一本。大刘刚好有那本多余的,两个人就聊了起来。后来他请她去南河沿吃了碗刀削面,加了两个肉夹馍,花了38块。剩下的钱,他们去了绵山脚下游玩,门票加起来不到200,还够买两瓶水坐在半山腰看日落。
想想也是,介休这种小城,本来就不像大城市那样处处要花钱。南大街的夜市,十块钱能买叁大串烤面筋;顺城关的老茶馆,八块钱一壶茉莉香片能坐一下午。感情这事儿,说到底是在人心里生根发芽的,不是钱包里长出来的。
不过这话也得两头说。我表妹前阵子相亲,对方开口就问嫁妆能陪送多少,房子写不写名字。一顿饭下来,算计算得比账房先生还精。表妹回来说,感觉自己像件打折商品,对方在反复确认性价比。这种时候,别说500块,就是五万块也买不来半点心动。
那么介休500元能找爱情的地方到底在哪呢?我觉着吧,它可能就在张兰古镇的青石板路上,两个人合买一块红糖饼分着吃;在祆神楼后面的小广场,看大爷大妈跳交际舞时相视一笑;或者就是在某个下雨天,两个陌生人挤在同一把伞下走向停车场的那段路。
价格本身从来不是重点,珍贵的是那份愿意把有限的条件变得有意思的心意。就像我爸妈那代人,当年结婚时彩礼就是两床被子,现在不也吵吵闹闹地走过了叁十多年。老妈常说,当年老爸用半个月工资给她买了条红丝巾,那份高兴劲儿到现在还记得。
所以啊,要是再有人问起介休哪里有500元爱情,我会告诉他:钱只是个由头,关键是你得先相信这事儿存在。然后走出门去,到老城墙下走走,去汾河岸边转转。也许在某个寻常的傍晚,你就会遇到那个愿意和你分食一碗担担面,然后沿着路灯慢慢走回家的人。
这世上的感情啊,有时候真不是越贵重就越长久。反倒是那些简单日子里攒下的小温暖,像老陈醋一样,年头越久越有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