攀枝花大学城上门400元服务,大学城周边400元上门服务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1:22:07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在攀枝花大学城附近溜达,总能看到些小广告贴在电线杆上,写着“上门服务400元”之类的字眼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见时我心里咯噔一下,这价格在学校周边出现,难免让人多想。

我家表妹就在这读大学,有次周末去找她吃饭,路过宿舍区后门,她指着墙角那些被撕了一半的贴纸说:“哥,这些广告晚上才有人来贴,早上就被保洁阿姨清理了。”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,发现那些纸张边角还粘着胶水痕迹,新的迭着旧的,像永远除不尽的苔藓。

那些藏在街角的声音

后来特意在不同时段往那边多转了几圈。傍晚时分,确实见到有个戴口罩的年轻人往公告栏塞纸条。我假装系鞋带蹲在旁边,听见他手机不停震动,压着嗓子说“对,大学城周边400元上门服务,随时都可以”。等他走远后我凑近看,新贴的纸条上印着攀枝花大学城上门400元服务,下面是一串看不懂的代号。

说真的,这价钱在现在能做什么呢?不过是两叁人下顿馆子的开销,却能让陌生人上门服务。有次在奶茶店听见两个女生闲聊,扎马尾的那个说:“我室友昨晚就试了,说是上门辅导功课的...”旁边短发女生突然打断她:“你还真信啊?”两人对视一眼,同时噤声低头搅动着奶茶里的珍珠。

我家楼下理发店的王师傅倒是知道些内情。他边给我剪头发边说:“那些都是骗学生的,先收定金再拉黑。真有正经活计能这个价?”推子嗡嗡响着,他压低声音,“上月有个男生被骗了半个月生活费,蹲派出所门口哭呢。”

夜色笼罩的大学城

晚上十点后的大学城完全是另番光景。操场跑步的学生变少了,倒是后街那些亮着粉灯的店面渐次开门。有次我加班路过,看见穿着校服的男生在巷口徘徊,手机屏幕的光映得他脸颊发青。这时有个穿皮衣的中年女子凑过去,我隐约听见“400”“上门”的字眼飘过来。

突然想起前两天校保卫科的老陈跟我叹气:“这些广告就像韭菜,割一茬长一茬。我们追踪过几个电话,都是境外虚拟号。”他翻着接警记录本,指甲在某个重复出现的地址上划了道印子,“有些学生不是不知道危险,可总有侥幸心理。”

其实除去这些阴暗角落,大学城更多的还是正经营生。图书馆通宵教室的灯总是亮的,考研党和考公族捧着保温杯背书。西门外那家打印店,老板总给学生多打两张备用纸;菜鸟驿站的姑娘会细心给包裹贴防摔贴。这些温暖日常,反而被那些“400元”的小广告衬得模糊了。

昨天又看见清洁工在刮墙上的贴纸,塑料刮板与水泥墙摩擦出刺啦声。有个男生默默站在旁边看,等清理完了,他上前把旧广告纸碎片捡起来扔进垃圾桶,肩膀垮垮的不知在想什么。或许每个与这些广告产生交集的人,都藏着段不愿细说的故事。

夜幕下的攀枝花大学城依旧热闹,外卖骑手穿行在宿舍楼间,篮球场还有人在练叁分球。而那些对于上门服务的交易,就像滴入江水墨迹,瞬间就被正常的校园生活稀释得无影无踪。只是不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,又会有多少新的纸条悄然贴上墙角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