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安女学生喝茶群,延安女学生茶话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7 21:01:26 来源:原创内容

清晨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,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土墙上洒下斑驳光影。几个穿着灰色军装的女学生说笑着走过操场,手里拎着搪瓷缸子,朝着后山那片枣树林走去。每周叁的这个时候,都是她们雷打不动的聚会。

枣树林里有几块青石板,不知被多少届学生坐得光滑温润。女学生们叁叁两两地坐下,从口袋里掏出小布包,里面是各自珍藏的茶叶。有人带来陕甘宁边区自产的粗茶,有人拿出家乡寄来的龙井,还有个四川姑娘总是带着些皱巴巴的茉莉花茶。

热水倒入缸子里,茶叶慢慢舒展开来,氤氲的热气混着茶香在林中弥漫。没有人着急说话,大家都静静地坐着,感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刻。远处传来操练的口号声,更显得这片小天地格外珍贵。

茶香里的闲话家常

“我家昨天来信了。”梳着两条长辫子的淑琴突然开口,声音里带着笑意,“说我们村也组织了妇女识字班,我娘都去上课了。”

这话引得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。有人说她妹妹参加了村里的纺纱组,有人说家乡开始推行新的耕种方法。这些看似琐碎的家常,在她们眼中却是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。

玉梅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茶:“说来也怪,以前在家的时候,总觉得喝茶是老爷们的事。现在倒好,咱们这群女学生,也成了喝茶的行家。”

“可不是嘛!”秀兰接过话茬,“在延安,咱们学会了多少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。读书、写字、开会发言,现在连喝茶都能喝出滋味来。”

茶缸在他们手中传递着,每个人都尝一点别人的茶叶,评头论足一番。这个说茉莉花茶太香,那个说粗茶更有劲道,争来争去,谁也说服不了谁,最后总是笑作一团。

偶尔会有路过的男同学好奇地张望,但没人会来打扰。大家都知道,这是专属于女学生的小天地。在这里,她们可以暂时放下“战士”的身份,做回普通的年轻姑娘。

茶凉了再续上

有一次,淑琴带来了一包特别的金骏眉,说是表哥从敌占区冒着风险捎来的。大家围着那包茶叶,像是看着什么稀世珍宝。

“咱们今天就奢侈一回。”淑琴小心翼翼地捏了一小撮,每个缸子里分一点。

茶叶在热水中舒展,呈现出琥珀色的光泽。没有人急着喝,大家都静静地等着茶香完全释放。那一刻,仿佛连风都停了下来。

玉梅突然说:“等仗打完了,咱们还要这样一起喝茶。”

“那是自然。”秀兰接话,“到时候咱们找个真茶馆,好好坐它一个下午。”

“我要开个茶馆。”一直沉默的小雨突然开口,“专给妇女们聚会用。让姐妹们都有地方说话,就像我们现在这样。”

这个想法让大家兴奋起来,你一言我一语地描绘着未来茶馆的样子:要有明亮的窗户,舒适的桌椅,还要有个小书房,让不识字的人也能来看书读报。

茶渐渐凉了,但没人舍得离开。淑琴又往每个缸子里添了热水,看着茶叶第二次舒展,散发出不一样的香气。

“就像咱们中国人,”玉梅若有所思,“经历再多磨难,总能重新站起来。”

远处传来上课的哨声,女学生们纷纷站起来,拍掉身上的草屑。她们把缸子里的茶一饮而尽,相互整理着军装,又变回了那个英姿飒爽的抗大学员。

枣树林恢复了宁静,只有石板上的余温和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茶香,记录着刚才的聚会。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,在青石板上画出斑驳的光影,仿佛在等待着下一次茶会的到来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