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阳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建阳品茶选举海选工作室
最近路过建阳老城区,发现巷子里新开了家挺特别的门面——建阳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。这名字乍一听让人犯迷糊,又是喝茶又是大选的,难不成要在茶馆里搞选举?怀着好奇推门进去,才发现是个挺有意思的地方。
店主是个穿棉麻衫的中年人,正不紧不慢地给客人斟茶。看我站在门口张望,他笑着招手:"进来坐坐嘛,我们这儿就是喝喝茶、聊聊天。"
茶香里的别样天地
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坐下,店主给我泡了盏本地白茶。茶汤清亮,香气扑鼻。趁着泡茶的工夫,他跟我解释起这个特别的名字:"其实就是借了个选举的由头,让茶客们品评不同茶叶。每季度我们都会举办'茶叶大选',让客人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茶品。"
说着他指向墙上挂着的木质展板,上面贴着各种茶叶的照片和得票数。"瞧见没,现在领先的是去年冬天的桂花乌龙,得了两百多票呢。"
这种形式确实新鲜。在我印象里,传统的茶室都是安安静静的,这儿倒好,直接把民主投票搬进了茶桌。店主说,很多老茶客现在来喝茶,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"选情",给自己喜欢的茶叶投上一票。
意想不到的热闹
正聊着,陆续进来了几位熟客。一位大爷刚落座就急着问:"这回的武夷岩茶票数上来了没?我可拉了好几个老伙计来投票。"那认真的架势,真像是在搞什么重要选举。
店主悄悄告诉我,为了这个建阳品茶选举海选工作室的活动,他们专门设计了投票流程。每位茶客消费满一定金额就能获得选票,还可以在选票上写下品茶心得。这些留言比单纯的数字更有意思,成了改进茶品的重要参考。
店里最热闹的时候要数周末的"开票日"。茶客们聚在一起,看着选票一张张计入,那气氛跟看球赛差不多。有时两个不同茶叶的支持者还会争上几句,不过都是在友好地交流品茶感受。
这种互动让简单的喝茶变得更有趣了。来的不只是老年人,很多年轻人也被这种形式吸引。有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跟我说,他原本对茶没什么兴趣,是被这个"选举"的概念吸引来的,现在倒成了常客。
坐在我对面的林老师是这里的常客,他捧着茶杯说:"在这儿喝茶不像在别处,你会更用心地去品味。因为要投票嘛,自然要认真比较每种茶的特点。"这话确实在理,有了投票这个环节,大家喝茶时都格外认真,细细品味每道茶汤的变化。
墙上的投票栏旁边,还挂着个小本子,记录着各位茶客的品茶笔记。我随手翻了几页,看到有人写道:"第叁泡时茶汤转甜,像是突然绽放的花香。"这样的描述,比专业的茶叶评审更生动有趣。
店主说,这些笔记给了他很多启发。比如有位客人提到某种红茶配着陈皮喝别有风味,他就真的尝试开发了陈皮红茶的配方,现在成了店里的热门单品。
不知不觉在店里坐了两个多小时,茶喝了好几道,话也聊了不少。临走时,店主送了我一张选票:"下次来记得投票啊,春茶马上就要参选了。"
走在回家的路上,我还在想着这个特别的建阳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。它把传统的喝茶这件事,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。也许生活的乐趣就是这样,在熟悉的事物里加些新意,就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。
看着街上匆匆走过的行人,我在想:要是每个行业都能像这样,在保持本质的同时,加点创意的调料,该多有意思。不过现在,我最关心的是下次该给哪种茶投票呢?毕竟,这可关系到下半年店里主推的茶品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