绥化同城扫码新茶,附近扫码品茶同城
这杯新茶,扫出了小城的人情味儿
前两天刷手机,突然在本地一个生活群里看到一串消息:“绥化同城扫码新茶,自家茶园直供,今早上刚到的春茶。”后面附着一张绿油油的茶叶图片,和一个微信二维码。我心想,现在买茶都这么方便了?不用跑去实体店,扫个码就能下单,还是同城配送。
说真的,刚开始我心里还有点嘀咕。这靠谱吗?别是骗人的吧。但看着图片里那茶叶,条索紧实,色泽翠绿,确实挺诱人。加上发消息的是个在群里挺活跃的邻居,平时总分享些本地资讯,看着不像骗子。犹豫了一会,我还是拿出手机,“嘀”一声扫了那个码。
加上好友后,对方发来的第一句话就让我放心不少。“您好,我是咱绥化本地的茶农小王,茶是自家山上种的,今早刚摘下来炒制的。”他还发了一段在茶园里的小视频,背景能认出是咱们这附近的山头。这种看得见的真实感,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。
我订了半斤毛尖,没想到不到两小时就送到了。打开包装,那股清香扑鼻而来,泡了一杯,茶汤清亮,入口甘醇,确实是好茶。配送的小伙子就是茶农本人,朴实得很,还教我怎么泡这茶最好喝。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感觉,是网购平台上冷冰冰的客服比不了的。
后来我跟几个朋友聊起这事,发现他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。有个朋友说,她上周也是通过扫码,在另一个同城茶商那儿买了红茶,味道相当不错。我们不禁感慨,现在这种本地化的服务真是越来越多了。
这种模式最吸引我的地方,可能就是那种“知根知底”的感觉吧。你知道这茶从哪来,知道卖茶的人就在同一个城市,出了问题能找到人。不像在大型电商平台上,商家天南海北,买完就没什么联系了。
而且这种交易方式特别简单直接。看到信息,扫码联系,确认需求,完成交易。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,价格自然也实在一些。我算过一笔账,同样品质的茶叶,在这种同城渠道买,要比在茶叶店便宜差不多叁成。
从那以后,我开始留意起身边的这种“附近扫码品茶同城”的信息。发现不只是茶叶,本地的蜂蜜、山货、甚至手工艺品,都有人在做。这似乎成了小城经济的一种新形态,把本地生产者和消费者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。
有一次我去取茶,顺便跟小王聊了会。他说这么做确实比以前轻松不少。以前茶叶要么卖给批发商,价格被压得很低;要么租个门面,成本又太高。现在通过同城社交网络,直接找到客户,利润空间大了,还能建立起固定的客源。
当然,这种模式也不是完美无缺。比如品质如何保证,万一出现问题怎么维权,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。不过从我这几次体验来看,大多数做同城生意的都很看重口碑,服务态度特别好,产物质量也抓得紧。毕竟圈子就这么大,做砸一次,名声就传开了。
不知不觉,我已经通过这种方式买了好几种不同的茶叶,还推荐给了家里的长辈。他们开始还不太习惯,用过一次后也都说方便。尤其是住在老城区的父母,不用走远路就能买到新鲜的本地茶,很是满意。
有时候我在想,科技发展带来的不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疏远,而是更温暖的连接。就像这杯通过扫码买来的新茶,它连接的不仅是买卖双方,更是这个小城里共同生活的人们。茶香里,品出的是熟悉的人情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