耒阳同城喝茶上课,耒阳本地品茶学习交流
这几天在耒阳本地朋友圈里,老是刷到“喝茶上课”这个词。说真的,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也纳闷,喝茶就喝茶呗,怎么还跟上课扯上关系了?后来问了朋友才知道,原来这是咱们耒阳最近兴起的一种挺有意思的社交方式。
那天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一次活动。地点选在河西一家挺雅致的茶馆,走进去就闻到满屋茶香。组织者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哥,大家都叫他张老师。他笑着说:“今天咱们这个‘课’啊,不考试不点名,就是一起喝喝茶、聊聊天。”这话一下子就把大家都逗乐了,气氛顿时轻松起来。
茶香里的耒阳人情味儿
张老师先从柜子里取出几款茶叶,都是咱们湖南本地的特色茶。他一边泡茶一边讲解,说得特别生活化。比如说到绿茶,他说这就跟咱们耒阳人直爽的性格似的,清新自然;说到红茶,他又比喻成像耒阳的冬天,温暖醇厚。听着他这么一说,我突然觉得手里的这杯茶好像真的有了生命。
在场的十几个人里,有退休的老人,也有刚工作的年轻人。大家端着茶杯,不知不觉就聊开了。有位阿姨说起她老家在夏塘镇,那儿现在还保留着传统的制茶方法。旁边的小伙子马上接话,说他上个月刚去那边玩过,还买了些当地茶叶送人。就这么一杯茶的功夫,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。
说来也怪,平时在微信群里都不怎么说话的邻居,反倒是在这儿找到了共同话题。我们聊着耒阳的变化,聊着各自的生活,偶尔还会交流些实用的信息——哪家菜市场的蔬菜新鲜,哪个小区的物业靠谱。这些看似琐碎的话题,在茶香萦绕中反而显得特别真实、特别温暖。
喝茶这件事,慢慢来才够味
张老师说,现在的人都太忙了,忙得连好好喝杯茶的时间都没有。可是在咱们耒阳,这种耒阳同城喝茶上课的活动,反而让人愿意慢下来。确实,那天下午的两个小时过得特别踏实。没有手机不停震动,没有人急着催你,就是安安静静地品茶、聊天。
我旁边坐着一位大姐,她说这是她第叁次来参加活动了。问她为什么这么喜欢来,她笑着说:“在这儿能找到小时候的感觉。那时候街坊邻居都认识,夏天晚上大家都端着茶杯在门口乘凉聊天。现在住楼房了,反倒少了这种味道。”她这话说得挺实在的,现在生活是方便了,可人与人之间那种热乎劲儿确实不如从前了。
不过现在看来,这种耒阳本地品茶学习交流的活动,倒是在某种程度上把这种人情味又找了回来。不是为了做生意,也不是单纯为了学知识,就是给大家一个见见面、说说话的机会。有时候想想,这可能就是最珍贵的地方。
那天临走的时候,张老师给每个人都包了一小包茶叶,说是让我们回家接着泡。我回到家,照着下午学的方法重新泡了一杯,感觉味道真的不一样了。不是因为手法有多专业,而是喝这杯茶的时候,心里装着下午那些温暖的对话和笑容。
现在想想,这种活动之所以在咱们耒阳能办得起来,可能就是因为契合了咱们本地人热情好客、喜欢扎堆聊天的性格。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能有这么个地方让人慢下来、聚在一起,确实是件挺美好的事。说不定下个周末,我还会再去坐坐,说不定还能遇见更多有趣的耒阳老乡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