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州火车站小巷子,林州站旁老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3:58:31 来源:原创内容

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这条窄窄的巷道,青石板路面被磨得发亮。我站在林州火车站小巷子的入口,看着斑驳的墙面和歪斜的电线杆,忽然觉得像是走进了另一个时代。

巷子两旁的老房子挤挤挨挨地靠在一起,墙皮脱落的地方露出暗红色的砖块。有几户人家的窗台上还摆着陶土花盆,里头的月季开得正好。这条林州站旁老胡同,和百米外火车站喧嚣的景象形成了奇妙的对比。

巷子里的声音

“吱呀——”

一扇木门被推开,走出来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。他手里拎着个小马扎,慢悠悠地在门口坐下。“您是头一回来这儿吧?”老人眯着眼打量我,手里的蒲扇轻轻摇着。

我点点头,在他旁边的石阶上坐下。“这条巷子可真安静。”

“那是现在。”老人笑了,“早些年啊,这条林州火车站小巷子可是热闹得很。赶火车的人从这儿抄近路,卖早点的小贩天不亮就支起摊子,孩子们在巷子里追跑打闹……”他的目光望向远处,像是能穿透时光。

我顺着他的视线看去,墙根处确实有几个模糊的粉笔字迹,大概是多年前哪个调皮孩子留下的。

记忆中的烟火气

老人说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这条林州站旁老胡同简直就是个小世界。清晨五点多,炸油条的香味就飘满了整条巷子。赶早班火车的人边走边吃,嘴里还不停念叨着时间。中午时分,几家小饭馆的炒菜声此起彼伏,辣椒的呛味能让路过的人连打好几个喷嚏。

“现在嘛,”老人指了指巷子深处,“就剩下我们这些老住户了。”

我注意到确实有好几户人家门窗紧闭,门锁都生了锈。偶尔有外卖骑手骑着电动车匆匆穿过,打破了巷子的宁静,但很快又恢复了原样。

走到巷子中段,我看见一个老大娘正在门口的煤炉上烧水。铝壶冒着白色的水汽,在阳光下慢慢升腾。她告诉我,在这住了四十年,习惯了这里的一切。“新小区的高楼住不惯,还是这儿接地气。”她说这话时,水正好烧开了,壶嘴发出吱吱的响声。

这条林州火车站小巷子,就像是被时间遗忘的角落。外面的城市日新月异,这里却还保留着几十年前的生活节奏。

巷子尽头有家开了叁十多年的理发店,红色的转灯已经褪色,但还在转动。我推门进去,老师傅正在给一位老主顾刮脸。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,剪刀在空气中发出清脆的碰撞声。

“现在年轻人都不来这儿理发了。”老师傅手法熟练地抖了抖围布,“但他们不知道,这种老式刮脸的手法,现在好多新开的店都不会了。”

墙上挂着发黄的明星海报,镜框边缘已经翘起。这个狭小的空间里,时间仿佛停滞在了某个节点。

夕阳西下时,我再次走到巷口。回头望去,炊烟从几户人家的烟囱里袅袅升起。这条林州站旁老胡同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安静,像是快要睡着了。

一个推着自行车的中年人按着铃铛从身边经过,车篮里装着刚买的蔬菜。他拐进其中一扇门,随后传来了炒菜的刺啦声和孩子的笑闹声。原来,这条巷子并没有真正沉睡,只是换了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在呼吸。

站前的广场上,新到的旅客正在出站。有人低头看着手机导航,有人急匆匆地奔向出租车停靠点。他们大概不会注意到,就在一墙之隔的地方,还藏着这样一条充满故事的林州火车站小巷子。

我站在原地又看了很久,直到路灯一盏盏亮起。那些昏黄的灯光照在斑驳的墙面上,把整条巷子笼罩在温暖的光晕里。这条老胡同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,静静地坐在火车站旁,守护着属于自己的记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