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北火车站小巷子,邻近的淮北站小街
淮北火车站小巷子,就在出站口右手边那条路往里走,一不留神可能就错过了。我那天也是等朋友等得无聊,才晃悠到那边的。要说这条巷子,可真有点儿意思。
巷口被一家卖烧饼的小摊挡了大半,炉子冒着热气,芝麻香混着面香老远就能闻到。往里走,石板路坑坑洼洼的,行李箱轮子在上面咕噜咕噜响,得小心着点儿走。两旁的楼房有些年纪了,墙皮斑驳,晾衣杆从这家伸到那家,挂着五颜六色的衣裳,风一吹就跟万国旗似的飘。
声音里的烟火气
巷子不宽,但声音可丰富。火车到站的广播声隔着楼传过来,闷闷的;旁边小馆子的炒菜声滋啦滋啦响,老板娘系着围裙在门口剥蒜,头也不抬地问你要不要进来吃碗面。再往里走几步,能听见隔壁邻近的淮北站小街传来的动静——那边更窄,但铺子挤得更密,修鞋师傅敲敲打打,五金店门口摞着脸盆,叮铃哐啷的。
我站在巷子中间发了会儿呆。看着拉行李箱的旅客匆匆穿过,也有住这儿的老人搬个小马扎坐在门口晒太阳,摇着蒲扇,眼神跟着过往的人慢慢转。你说这条淮北火车站小巷子吧,它不像大马路那样光鲜,可偏偏藏着好些活生生的故事。
巷子中段有家旧书店,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大爷,店里堆得满满当当。我进去翻了翻,居然找到本十年前的列车时刻表,纸张都泛黄了。大爷说,他在这儿开店叁十年了,见过太多人——有刚下火车来找便宜旅馆的,有在附近打工租房子的,还有像我这号纯粹闲逛的。
走到巷尾,拐个弯就接上了邻近的淮北站小街。这边更生活化,菜摊子摆到了路中间,西红柿红彤彤的,青菜还带着水珠。几个阿姨围着讨价还价,说的是本地话,语速快得像吵架,其实就是在聊今天什么菜新鲜。我买了根冰棍,站在电线杆底下吃,看着这条小街慢慢亮起灯火。
天擦黑的时候,朋友打电话说他到了。我顺着原路往回走,巷子里飘起饭菜香,哪家在做红烧肉,闻得真真切切。灯光从窗户里透出来,暖暖的黄色,把晾着的衣服影子投在石板路上。火车站那边又传来汽笛声,悠长悠长的,而这条小巷子和小街,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趴在车站旁边,像两个不太起眼却又离不开的老邻居。
离开时我又看了眼巷口,那家烧饼摊还在,这会儿排队的人多了起来,大概是下火车的旅客闻着香味找过来的。这条淮北火车站小巷子和它边上邻近的淮北站小街,说特别也不算多特别,可你要是路过,真该进来走一走。它不是景点,就是普普通通的生活,但那种热腾腾的烟火气,比很多刻意打造的风景更打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