潍坊晚上哪儿有站大街的,潍坊夜间哪里可逛夜市
那天晚上朋友突然发消息问我,潍坊晚上哪儿有站大街的啊?我盯着屏幕愣了两秒——这问题听着像在找热闹,又带着点江湖气。其实咱潍坊人常说的“站大街”,不就是图个夜生活,找片灯火通明的地儿溜达嘛。
要说夜间闲逛,泰华城周边准是头一票。六点半华灯初上,水巷茶楼飘出炸肉串的焦香,新天地广场前总围着玩滑板的年轻人。上周叁我去转悠,遇见个卖草编蝈蝈的老爷子,他边编边说:“这儿到十点都跟赶集似的,卖糖画的、唱露天卡拉翱碍的,比白天气氛还热乎。”顺着和平路往东走,那些亮着暖黄灯笼的水果摊,切开的蜜宝火龙果红得晃眼,老板娘扯着嗓子喊“十块钱叁斤嘞”,生生把夜色撕开道鲜活的口子。
老街深巷藏着夜间烟火
要是嫌商业街太喧闹,奎文门后面的小巷子另有一番天地。青石板路被月光泡得发亮,九曲巷里几家小酒馆刚支出木质招牌。我常去的那家“潍味小酌”,老板总把杨树枝烤鸽挂在玻璃柜最显眼处,“咱这儿不兴站大街,但八点以后街坊都爱来抿口景芝白干”。隔壁桌的大哥捏着花生米插话:“往前走到四平路拐角,晚上摆着叁十多家小吃车,麻辣串在铁板上滋啦响着,那才是地道潍坊夜宵。”
风筝广场倒是另类去处。七点半音乐喷泉哗地涌起来,孩子们举着荧光棒在雾里穿梭,放夜光风筝的人牵着发光的蜈蚣往天上窜。上次见着个穿汉服直播的姑娘,她转着裙摆笑:“谁说晚上只能站大街?在这儿看万家灯火明明灭灭,比挤人堆自在多了。”广场西侧临时支起的文创集市里,几个大学生正在帆布包上画红木嵌银图案,空气里混着丙烯颜料和烤红薯的甜香。
有老街坊提醒我别漏了寒亭明珠夜市。那边五点半开始堵车,鱿鱼摊主戴着枣木耳钉,翻动铁铲时银链子哗啦啦响。“咱这儿不比站大街差”,他舀起一勺酱汁浇在铁板豆腐上,“北头戏台演吕剧《姊妹易嫁》,南头套圈的能圈回半米高的毛绒熊”。确实,当我举着芝麻烧饼穿过人群时,听见擦肩而过的情侣嘀咕:“以后周末别问潍坊晚上哪儿有站大街的了,直接说来这儿转悠不就得了?”
白浪河沿岸近来也成了新宠。沿岸树上缠着星灯,桥洞底下有人拉手风琴唱《沂蒙山小调》。跑步的戴耳机青年、推婴儿车的夫妻、举着手机拍夜景的游客,都在二十一度的晚风里缓缓流动。橡胶坝那边闪着渔夫的头灯,他们收网时带起的水花惊动了栖息的水鸟,恍然让人忘记身在城市。
其实潍坊夜间哪里可逛夜市根本不用刻意寻找。有时候拐进不知名的社区小巷,撞见支着折迭桌打够级的大爷,旁边煤炉上坐着咕嘟冒泡的砂锅,那热腾腾的生活气,比任何规划好的夜市都来得真切。就像昨天在健康街偶遇的糖炒栗子摊,老头边炒边说:“我在这摆了十二年,见过无数问哪能站大街的年轻人,后来啊,他们都成了在我摊前剥栗子的老熟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