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鸭山站街快餐约学生,周边小吃街学生快餐约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6:29:58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晚路灯下的奇遇

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。那天晚上我路过双鸭山大学城后街,原本是想买份炒粉当宵夜,结果碰上了挺特别的一幕。九点多钟,正是学生们下课回宿舍的高峰期,街边那些小吃摊冒着热气,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站在快餐车旁边,边等餐边聊着周末去哪儿玩。

就在炒粉摊隔壁,有个卖盒饭的大姐特别显眼。她推着个改装过的小叁轮,车上挂着块牌子,上面用红色记号笔写着“两荤一素十二块”。这价格在学生里特别吃香,摊子前围了不少人。我等着炒粉的功夫,就听大姐扯着嗓子喊:“同学,新做的红烧肉要不要来一份?给你多浇勺汤汁!”那声音洪亮得整条街都能听见。

有意思的是,就在离盒饭摊不到十米的地方,几个学生站在路灯底下,像是在等人。其中有个戴眼镜的男生,手里还拿着本书,时不时抬头往路口张望。没过几分钟,另一个穿着运动服的男生小跑过来,两个人凑在一起说了几句话,接着就往旁边的小巷子走了。

“他们这是约着去图书馆自习?”我旁边等炒粉的哥们突然开口,把我吓了一跳。他朝那边努努嘴:“看着不像,这都几点了。”我这才注意到,那条小巷子里其实还有几家小餐馆,门口都挂着挺不起眼的小招牌。

这时候炒粉摊老板把做好的炒粉递给我,随口接了句:“常有的是,那些学生就爱往巷子里那家‘老王快餐’跑,说是味道比食堂强多了。”他边说边往锅里磕了个鸡蛋,滋啦一声响。“不过现在学生也精明了,都直接约在街口碰头,再一起过去,省得在店里干等。”

我忍不住又多看了几眼。确实,就这么十来分钟,又来了两叁拨学生,都是在街口碰头,然后一起往巷子里走。有个女生还特别着急,一边看手机一边跺脚,嘴里念叨着“再晚就没位置了”。

这条小吃街到了晚上特别热闹,各种味道混在一起——炒粉的油烟味、烤肠的香味、还有不知哪飘来的麻辣烫味儿。学生们叁五成群,有的站在摊前狼吞虎咽,有的提着打包袋匆匆往回走。那个盒饭大姐的生意一直没断过,她手脚麻利得很,打饭、装菜、收钱一气呵成,还能抽空和熟客聊上几句。

“李姐,今天有啥好菜?”一个高个子男生凑到盒饭摊前。“给你留了鸡腿,最后一个了!”被叫李姐的大姐笑着掀开保温桶,“看你这刚打完球的样子,得多吃点。”

就在这喧闹声中,那盏昏黄的路灯下,总能看到有人在碰面。有时候是两个人,有时候是一小群,简单打个招呼就一起消失在巷口。这种场景在这条街上太常见了,常见到要不是特意观察,根本不会有人注意。

我站在那儿把炒粉吃完,这期间又看见几个学生在快餐店门口汇合。他们笑得特别开心,像是完成了个什么秘密任务似的。其中一个人还举着手机像是在拍照,不过很快就被同伴拉进了店里。

离开的时候,我又回头看了眼这条街。小吃摊的灯光在夜色里连成一片,学生们的身影在灯光下晃动,那家藏在巷子里的快餐店时不时有人进出。这种双鸭山站街快餐约学生的现象,好像已经成了这条街再正常不过的一部分。

走到街口,还能听见身后传来的各种声响——炒锅和铲子的碰撞声,学生们的谈笑声,还有那个盒饭大姐依然洪亮的吆喝声:“同学,要不要加个煎蛋?”夜晚的大学城后街,就这样在美食的香气和年轻的身影中,继续着它独特的生活节奏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