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皋晚上哪儿有站大街的,如皋夜晚路边摊点位置
来如皋出差的第一天晚上,朋友在电话里神秘兮兮地问我:"知道如皋晚上哪儿有站大街的不?"我当时就乐了,这问题听着跟接头暗号似的。
挂了电话,我溜溜达达走出酒店。初秋的晚风带着点桂花香,沿着海阳南路往老城区走,越走越热闹。走到望江桥附近,好家伙,眼前豁然开朗——这不就是朋友说的"站大街"嘛!
灯火通明的美食江湖
整条街被各式小摊的灯光照得透亮,麻辣烫的蒸汽混着铁板烧的滋滋声,空气里都是馋人的香味。有个卖臭豆腐的大姐特别逗,边炸豆腐边跟熟客唠嗑:"今天我家那小子考试又不及格,气得我多放了两块豆腐。"买豆腐的大哥接话:"那你得再给我多加勺辣酱,我帮你消化消化火气。"
再往前溜达,发现这如皋夜晚路边摊点位置还挺讲究。烧烤摊都在下风口,免得油烟扰民;卖小饰品的靠着商场门口,逛街的姑娘们顺手就能挑两件;最绝的是几个修鞋配钥匙的老师傅,就在老街巷口摆个小马扎,路灯底下就能开工。
我在个卖鸡蛋饼的摊子前停下,看老板娘手法利索地摊饼、打蛋、刷酱,忍不住要了一套。"您这摆多久了?"我边等边搭话。老板娘头也不抬:"十来年啦,以前在马路对面,后来创卫搬这边。现在好了,固定位置,老客人都找得到。"
正吃着热乎的鸡蛋饼,旁边来了对老夫妻。老太太念叨:"今天走这边,顺便带点卤菜回去。"老爷子接过话:"可不是,现在这些如皋夜晚路边摊点位置都固定了,买什么都方便。"
走到文峰大世界后身,意外发现个小夜市。二十来个摊位排得整整齐齐,卖什么的都有。有个小姑娘在直播卖手工艺品,边上卖糖炒栗子的大叔时不时入镜插句话,直播间里笑声不断。这种热气腾腾的生活劲儿,让人看着就舒坦。
我在个卖凉粉的摊子坐下,跟老板聊起来。他说他们这片的摊主建了个微信群,谁家有事互相照应,城管来了还在群里提醒收摊。"现在规范多了,"老板舀着凉粉,"我们都有备案,在规定时间、规定地点摆摊,既不堵路也不扰民。"
正聊着,旁边桌几个年轻人正在讨论待会儿去哪家碍罢痴。其中一个说:"要不先去‘站大街’那边买点鸭脖子带着?"我听着暗笑,原来"站大街"在如皋年轻人这儿都成专有名词了。
往回走的路上,看见城管的车慢慢巡街。有个卖水果的摊主看见车来,不慌不忙地把超出黄线的箱子往里挪了挪,城管队员摇下车窗说了句"老张,注意别过线啊",车就开走了。这种默契,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。
回到酒店,朋友又发来消息问找到地方没。我回他:"找到了,你们如皋人真会玩,‘站大街’都能站出花来。"其实想想,每个城市都需要这样活色生香的角落,既让老百姓挣着钱,又让街坊邻居得着方便。这种藏在市井烟火里的暖意,比什么景点都来得真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