弥勒200米范围内找到附近的人进行约会,近距离快速约见附近的人
这两天我手机里有个功能彻底改变了我的周末,说出来你可能不信——就在弥勒200米范围内,我真找到了能约着喝咖啡的邻居。
那天下午我正无聊刷手机,突然定位弹出一个提示。好家伙,原来小区对面那栋楼里住着个同样喜欢猫空书店的姑娘。我们之间就隔着个小花园,直线距离可能还不到200米。我犹豫着发了句“要不要去楼下新开的咖啡馆坐坐”,没想到五分钟后她就回复了“好啊,我正好也想找人聊聊新到的绘本”。
从线上匹配到线下见面只需要十分钟
这大概是我经历过最有效率的社交了。往常在别的平台认识人,往往聊着聊着就没了下文。但当你发现想见的人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,那种感觉特别真实。我们从发消息到坐在咖啡馆里,总共也就花了十分钟——这比我平时点外卖等得还短呢。
现在想想,这种近距离快速约见附近的人的方式,确实比那些虚头巴脑的网聊强多了。你不用猜测对方说的“喜欢旅行”到底是指环游世界还是小区散步,反正见面聊几句就都明白了。而且因为大家生活环境相似,总能找到共同话题,比如抱怨同一家物业,或者推荐隔壁菜市场最水灵的蔬菜。
记得第二次见面更神奇。我们在200米范围内的便利店撞个正着,两个人拿着同样的酸奶在收银台前相视而笑。这种巧合在以前根本不可能发生,但现在弥勒200米范围内找到附近的人变得这么简单,生活中突然多了不少这样的惊喜时刻。
有时候我会想,科技把人拉近到这个程度到底好不好?但当我坐在社区长椅上,和刚认识的朋友分享着从面包店买来的菠萝包时,觉得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反而让相处变得更轻松。毕竟太远了显得生疏,太近了又有压力,而这两百米,刚好是能听见笑声的距离。
现在我已经习惯了在晚餐后打开手机看看,附近是不是也有人想散散步。这种随时能找到人聊天的感觉,让原本单调的社区生活突然生动起来。上周我们还组织了个小型读书会,五个人全都是在200米范围内找到的邻居,从我家步行最远的那个,也只需要穿过两个花坛。
或许现代人缺的不是社交机会,而是恰到好处的相遇距离。当 technology 把“认识新朋友”这件事变得像下楼取快递一样方便时,人与人之间那道无形的墙,好像也没那么厚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