扎兰屯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车站后街的小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7:54:45 来源:原创内容

扎兰屯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总让我想起老电影里的场景。每次路过这儿,都不自觉地放慢脚步——那些斑驳的砖墙,坑洼的石板路,还有墙头探出的野草,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。

巷口修车铺的王大爷是这里的活地图。那天我蹲在他摊子前看他补胎,他拧开茶杯呷了一口:"这条巷子啊,比车站年纪还大。早年赶马车的人都在这儿歇脚,后来通了火车,反倒冷清了。"他抬手往巷子深处指,"看见那棵老槐树没?当年树下是个茶水摊,南来北往的人都爱在那儿唠嗑。"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往深处走,景象就鲜活起来。傍晚时分,家家窗口飘出饭菜香,铁锅炖菜的滋啦声伴着电视机的喧响。有个大姐正站在晾衣杆前拍打棉被,扬起细小的尘埃在夕阳里飞舞。她看见我探头探脑,笑着搭话:"找人家呢?这巷子门牌号乱,得按着老槐树数着门找。"

再拐个弯,竟发现个巴掌大的杂货铺,玻璃柜台里摆着童年见过的水果糖。店主是个戴老花镜的阿姨,正低头织毛衣。我买了两颗糖,她找零钱时慢悠悠地数着硬币,窗台上的收音机咿咿呀呀放着评剧。这种不紧不慢的节奏,让人忽然忘了外面的车水马龙。

车站后街的小胡同其实不止一条,它们像叶脉般从主巷延伸出去。有户人家的院墙爬满了爬山虎,绿油油的叶子在风里摇曳。透过虚掩的木门,能看见院里搭着葡萄架,底下停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。这种寻常人家的日子,反倒比那些景点更让人驻足。

走着走着下起细雨,只好躲到一处屋檐下。雨点敲打青瓦的声音清脆悦耳,顺着屋檐滴落成串珠。隔壁院门"吱呀"一声,有个大叔端着搪瓷盆出来倒水,看见我便点头笑笑:"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,要不进屋坐坐?"那份淳朴的热忱,让人心头一暖。

雨渐渐小了,巷子被洗得发亮。石板缝里长出青苔,空气里混着泥土和炊烟的味道。几个孩子穿着雨鞋在水洼里蹦跳,惊得屋檐下的麻雀扑棱棱飞走。这样的画面,让人恍惚回到了某个遥远的夏天。

天色渐暗,巷口传来火车的汽笛声。要是在车站广场上,听见的是震耳的轰鸣;可在这小巷里,汽笛变得朦胧而悠长,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的叹息。路灯次第亮起,在湿漉漉的石板上投下昏黄的光晕。

当我走出巷子回到车站前街,回头望去,那些温暖的灯光在夜色里连成一片。这条默默守护着火车站的小巷,就像个慈祥的老人,用他独有的方式记录着时光。或许某天这些巷子会消失,但那些藏在砖瓦间的故事,会长久地留在这座城市的记忆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