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安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学院后街饮茶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16:22:21 来源:原创内容

武安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地方,是那种一不留神就会错过的巷子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旁的梧桐枝叶密密匝匝地搭成凉棚,把午后的阳光筛成细碎的金箔。

第一次跟着室友来这里纯属偶然。那天刚结束期中考试,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宿舍走,忽然闻见一股若有若无的茉莉香。顺着香味拐进巷子,就看见了那家没有招牌的茶室——其实连茶室都算不上,就是个在自家屋檐下摆了四五张木桌的住处。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老板娘是位五十来岁的阿姨,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,见我们探头探脑的,笑着说:"同学进来坐嘛,刚沏的茉莉银针。"她的茶桌是张老榆木门板改的,上面深浅不一的纹路像地图上的河流。茶壶也是最普通的白瓷,但端上来的茶杯却温润得很,握在手里刚刚好。

后来这就成了我们的秘密基地。有时候是叁五个人一起来,叽叽喳喳地讨论社团活动;有时候就我一个人,带着没读完的小说,点一壶十五块的龙井能坐整个下午。茶水的味道说不上多名贵,但那种坐在树荫下,听着风铃叮当作响的感觉,比茶本身更让人着迷。

记得有次下着小雨,我坐在屋檐下看雨丝从瓦当上滴落,老板娘正在教我们怎么闻香。"别急着喝,"她说,"先让茶香在鼻尖停一会儿。"那瞬间我突然明白了,为什么这条学院后街饮茶时光如此特别——它让一切都慢了下来,连雨滴都好像在半空多悬了片刻。

茶客大多是附近的学生,偶尔也会有住在巷子里的老人。有个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常说:"我年轻时也在这儿读书,那时候后街就有茶摊了。"她喝茶总要配一碟南瓜子,慢慢地嗑,慢慢地品,仿佛要把光阴也一起咀嚼。

去年毕业前,我又去了一次。老板娘依旧系着那条围裙,只是添了几根白发。她给我多抓了一把茶叶:"以后就喝不到这个味道了吧?"我低头看着茶杯里缓缓舒展的叶片,忽然觉得,这武安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日子,就像这茶一样,初尝时觉得平常,回味时才发现早已渗进骨子里。

现在每次路过类似的巷子,我都会下意识张望。虽然再也找不到那样恰到好处的梧桐树影,那样清脆的风铃声,但那段在学院后街饮茶时光里学会的从容,却一直跟着我。就像老板娘说的,好茶不在于多贵,而在于你愿不愿意给它时间,等它慢慢绽放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