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北400块钱叁小时,淮北叁小时服务400元
淮北城里的时间账本
前几天和老张在人民路喝羊肉汤,他抹了把嘴,突然冒出来一句:“你说现在在淮北,四百块钱能干啥?”我掰着指头算,下两顿不错的馆子?加两箱油跑一跑?或者…给娃报个辅导班,可能一节课都不够。老张摇摇头,神神秘秘地压低声音:“我听说现在有种事儿,就叫‘淮北400块钱叁小时’,你说这叁小时,能买个啥?”
这话倒是把我问住了。是啊,在这个啥都讲究快的年头,时间好像最不值钱,又好像最金贵。我们每天忙着上班、应酬、刷手机,时间像沙子一样从指缝溜走,回头一看,好像也没抓住啥。这“淮北叁小时服务400元”,卖的恐怕不是具体的物件,而是这叁小时本身,是一段完完全全属于你自己的、不被轻易打扰的时间。
我有个跑业务的朋友小王,他就真去体验了一把。他跟我说,那感觉,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。不是什么奢侈享受,就是人家根据他的要求,把叁小时安排得明明白白。他选的是个周末下午,对方先带他去了一家藏在巷子里的老茶馆,那地方安静,没什么人,一壶茶,几碟茶点,就让他自己在那儿发呆、看书,或者干脆眯一会儿。服务的人就在不远处等着,不打扰,但有需要随时能招呼。
你看,这“淮北400块钱叁小时”的核心,或许就是一种“陪伴式的清净”。现代人其实挺矛盾的,既怕孤独,又讨厌吵闹。这种服务好像正好卡在这个点上。它让你觉得不是一个人,但又给你留足了空间。小王说,后面一个小时,人家陪他去相山公园散了散步,就纯溜达,聊的也都是些闲篇,家长里短,工作烦恼,想到哪儿说哪儿。他说那种感觉,比在酒桌上喝得晕头转向要舒服太多了,心里的憋闷好像都随着走路散掉不少。
这让我想起另一个事儿。我家楼下有个李婶,退休了,儿女不在身边。她最常说的就是“闲得发慌”。她可能不会花四百块去买叁小时,但她缺的,何尝不也是有人能陪她消磨掉一段高质量的时光呢?所以你看,这“淮北叁小时服务400元”,它戳中的是很多人心里那块空着的地方。不是钱的事儿,是那份被认真对待、被陪伴的感觉。
当然啦,肯定也有人觉得这不值。四百块,叁小时,干点啥不好?确实,每个人对时间的价值衡量都不一样。但对于那些时间被切割得七零八碎,或者心里有话却找不到人说的朋友来说,这笔账可能就划得来了。它买的是一段情绪的疏解,是一次心灵的放风。
老张后来也没去试,但他跟我说,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存在,心里反而踏实了点。就好像城里多了一个选项,当你觉得生活转得太快,快要喘不过气的时候,知道还能有个地方,可以让你按下暂停键,用四百块钱,买回叁个小时完全属于自己的节奏。这“淮北400块钱叁小时”,说到底,是一笔对于时间和自我的买卖,值不值,就看每个人心里的那本账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