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县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学院后街茶香闲叙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7:47:24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条梧桐掩映的小巷

辉县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地方,是闺蜜带我去的。那会儿我刚搬到学校附近,整天忙着适应新环境,连个能安静发呆的角落都找不着。她神神秘秘地说要带我去个“好地方”,结果七拐八绕,就钻进了这条被梧桐树罩着的小巷子。

巷子不宽,青石板路磨得发亮,两旁是些有些年头的铺面。我们要去的茶舍就在巷子中段,木招牌风吹日晒得字迹都有些模糊了。推开门,风铃“叮铃”一声,老板娘从里间探出头来,笑着招呼:“来啦?老位置给你们留着呢。”

说起来,这条后街真是有意思。它紧挨着女子学院,却像是独立于校园喧嚣之外的另一个世界。下午叁四点钟光景,总能看见叁叁两两的女生从学院侧门溜达出来,熟门熟路地钻进各家小店。有抱着书本的,有拎着画板的,还有端着相机到处拍的——这条街大概是她们除了教室和宿舍之外,最常待的地方了。

茶香里的百味人生

老板娘是个健谈的,每次我们来,她总爱靠在柜台边和我们聊上几句。她说在这儿开店十几年,看着一届届学生来了又走。“有的姑娘啊,大一时候第一次来,紧张得连点单都不敢大声。毕业那年再来,已经能从容地帮我招呼新客人了。”

记得有个雨天,茶舍里人不多,靠窗坐着个女生,面前摊着本厚厚的书,半天没翻一页。老板娘轻轻推过去一壶新沏的茉莉花茶:“尝尝这个,今年的新茶。”那女生愣了下,突然就红了眼眶。后来才知道,那天她刚得知考研失利。

这些年在辉县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我渐渐品出了些别的滋味。这里不光是解渴的地方,更像是姑娘们成长路上的驿站。开心的、难过的、迷茫的、坚定的,各种情绪都融在了这一盏盏茶汤里。

春天的时候,茶舍会推出新采的明前茶;夏天必备冰滴冷萃;秋天老板娘会自己熬桂花蜜;冬天围着红泥小炉煮茶,炭火噼啪作响。季节在变,茶单在变,来来往往的学生面孔也在变,但那种安静包容的氛围,却一直没变。

上周又去,意外碰见那个曾经考研失利的女生。她现在是回来开讲座的,白衬衫、利落的马尾,和记忆中那个雨天的身影判若两人。她特意早点过来,就为在茶舍坐一会儿。“还是老样子,”她对老板娘笑着说,“不过这次,茶让我自己来泡吧。”

看着她熟练地温杯、投茶、注水,我突然觉得,这条后街的茶香里,藏着的不仅是茶叶本身的味道,更像是某种精神的滋养。它见证着每个来到这里的人,从青涩到从容的蜕变。而这一切,都在看似平常的学院后街茶香闲叙时光中,静静地发生着,年复一年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