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波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邻近宁波站的小巷
宁波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邻近宁波站的小巷
每次从宁波火车站出来,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越过那宽阔的广场和川流不息的马路,投向对面那片略显老旧的居民区。那里,藏着几条弯弯曲曲的小巷。它们没有名字,或者说,名字只存在于老街坊们的口中。对于我们这些匆匆过客而言,它们就只是“宁波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”,是城市宏大叙事旁边,一个安静又亲切的注脚。
走进这条邻近宁波站的小巷,仿佛一脚踏入了另一个时空。火车站里的广播声、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声,在这里陡然被削弱,变成了头顶上交错的电线、墙缝里探出的青苔,以及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饭菜香。巷子很窄,两边的楼房似乎年代久远了,阳台上海晾晒着五颜六色的衣物,像万国旗一样,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。
我慢悠悠地走着,脚下是有些坑洼的水泥地。一位老太太坐在自家门口的小凳子上,眯着眼择菜,手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地唱着越剧。她看到我,并不惊讶,只是抬头笑了笑,又继续手里的活儿。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,让你觉得你不是一个闯入者,而只是一个路过的邻居。巷子深处,传来几声清脆的自行车铃响,一个男人骑着装满货物的“小电驴”,小心翼翼地穿行而过,他要去的地方,或许就是巷子另一头的某个小店。
说起来也挺有意思,就在这一墙之隔,火车站里是南来北往的旅客,人人脸上写着“目的地”和“出发”;而这条宁波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里,时间却仿佛是粘稠的、缓慢流动的。这里的人们关心的是今天菜价几何,晚饭做点什么好吃的。这种强烈的对比,总让我有些恍惚。我们总是在奔赴下一个远方,而这里,却有人稳稳地守着眼前的生活。
再往里走,能看到一些小小的店铺,没有醒目的招牌,更像是把自家临街的屋子开了个窗。有理发店,老师傅拿着推子,正给一位老主顾修理头发;有杂货铺,货物堆得满满当当,你需要什么,老板仿佛都能从某个角落里给你变出来。这些小店,服务的都是巷子里的居民,它们能存活下来,靠的不是流量,是几十年积攒下来的人情味儿。
我站在巷子中间,回头还能望见火车站那座现代化的庞大建筑。它像一个巨大的时代符号,而它所邻近的这条小巷,则像是一页尚未被完全翻过去的历史。城市的发展总是这样,不断地向前奔跑,但总会在某些角落,留下一些旧日的影子。这些影子,或许不够光鲜,却真实、温暖,承载着许多人的记忆。
风从巷口吹进来,带着一丝初秋的凉意。我深吸一口气,感觉胸腔里那股从火车站带来的燥热和匆忙,都被这巷子里的平静给抚平了。这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。你不需要刻意去寻找什么市井风情,只是这样随意地走一走,看看晾晒的衣裳,闻闻飘出的饭香,和门口坐着的老人们对望一眼,心里就会变得很踏实。
下次当你从宁波火车站出来,如果时间不赶,不妨也穿过马路,到对面这些不起眼的小巷里逛一逛。你看到的,可能不是风景名胜,但一定是这座城市最本真、最柔软的肌理。那里藏着的故事,就写在每一块斑驳的墙砖和每一扇虚掩的木门上,等着有心人去轻轻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