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岭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相约
周末的午后,温岭市实验中学的篮球场传来阵阵欢呼。穿着各色校服的学生们在场边围成半圆,有人踮着脚尖张望,有人举着手机记录。这是周边几所学校自发组织的篮球友谊赛,恰好凑齐了百人规模,整整叁个小时的赛程让整个场地沸腾得像一锅刚煮开的饺子。
穿红色球衣的男生刚完成一记漂亮的叁分球,汗水顺着他的下颌线滑落。“我们每周都盼着这仨小时”,他撩起衣角擦擦脸,“平时作业那么多,就这点时间能彻底放松。”场边替补席上几个男生正在交流投篮技巧,其中一个推了推眼镜:“上次输给二中两分,这次非得扳回来不可。”
不期而遇的缘分
其实最初这只是个小群聊,七八个热爱篮球的学生约着周末打球。后来像滚雪球似的,隔壁学校的表弟带着同学来了,毕业的学长闻讯赶来,最后竟发展到要提前在群里接龙报名的规模。组织者小陈翻着签到本笑道:“现在每次都能稳定在百人左右,叁小时刚好打四节比赛,还能留点时间交流。”
操场西北角,几个女生正蹲在地上整理矿泉水。她们是后勤组的,负责把水分装成小袋。“别看我们不打球,但每次准备物资都特有成就感。”扎马尾的女生边说边把吸管插进杯子,“上回有个学弟中暑,就是我们及时发现处理的。”她身旁短发姑娘接话:“对啊,虽然只是在旁边帮忙,但感觉自己也参与了这场温岭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活动。”
场上的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。穿蓝色球衣的队长正在布置战术,几个队员围成圈认真听着。他们的校服来自不同学校,此刻却配合得如同常年训练的队友。裁判吹响哨子时,有个男生俏皮地行了个军礼,引得全场爆笑。
叁个小时的魔力
看台上,两位老师模样的中年人正低声交谈。戴鸭舌帽的王老师指着场内:“我教书二十年,第一次见到这么持久的自发活动。这些孩子坚持小半年了,每次叁小时,雷打不动。”旁边的李老师点头:“现在学生压力大,能有个固定时间放松特别重要。你看那个高个子男生,上学期还因为抑郁休学过,现在居然当了小队长。”
夕阳开始西斜,比赛进入尾声。计分牌上的数字紧紧咬着,最后一个罚球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。当球落入篮筐的瞬间,所有人同时跳起来欢呼,也分不清是哪边的队员了。有人把矿泉水浇在夺冠队长头上,结果被追着满场跑。
收拾物品时,几个男生约着下周再战。“把我拉进群呗”,刚转学来的新生腼腆地询问。负责登记的女孩掏出手机:“你算来对了,我们这群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相约,比学校社团还有意思呢。”
暮色渐浓,学生们叁叁两两离开操场。篮球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,仿佛记录着方才的热闹。明天他们又要回到各自的教室,但下个周末的这叁个小时,已经成为所有人共同的期待。或许青春就是这样,总需要些纯粹的时刻,让年轻的心能找到栖息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