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溪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,附近胡同相似价位体验
那天下着毛毛雨,我拎着行李从本溪火车站出来,准备找个地方歇歇脚。广场上人来人往,拖着行李箱的旅客行色匆匆。这时候,旁边一位摆摊的大姐朝我招了招手:“要住宿吗?便宜又干净。”
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,是车站旁边那条熟悉的小巷子。这条巷子我来过几次,两边都是些家庭旅馆和小饭店。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,我还挺惊讶的,这么不起眼的地方,居然藏着这么多家小店。每家旅馆门口都挂着价目表,大多写着“特价房80元起”。不过这次我注意到,不少店门口新贴了“钟点房4小时200元”的招牌。
巷子里的变化
走着走着,我发现这条巷子和前几年不太一样了。以前就是些简陋的招待所,现在装修得都挺像样。有家旅馆老板娘正站在门口招呼客人,她跟我说:“现在来往的客人多了,很多人就是中转休息几个小时。200块钱这个价位正合适,既比大酒店便宜,又比小旅社舒服。”她边说边指着对面新开的几家店,“你看,现在这条巷子都快成了特色住宿区了。”
我走进其中一家看了看,房间确实收拾得挺干净。白色的床单,独立的卫生间,还有电视和奥颈贵颈。老板娘挺热情地说:“要是住着合适,下次来还找我。这附近胡同里也有几家,条件差不多,都是这个价。”她递给我一张名片,“要是我们家满房了,你可以去隔壁胡同看看,那边新开了几家,装修风格不太一样,但价位都差不多。”
确实,现在出门在外,找个合适的落脚处真不容易。大酒店太贵,小旅馆又担心卫生问题。这种200元左右的住宿选择,倒是挺符合普通人的需求。特别是对于临时中转的旅客来说,既能好好休息,又不用花太多钱。
我在巷子口的小吃店吃饭时,和老板聊起这个话题。他一边下面条一边说:“这条巷子的生意是越做越红火了。去年开始,好多家都重新装修了。环境好了,价格还是那个价,生意自然就好。”他指了指巷子深处,“现在连后面那条胡同里也开了好几家,都是看准了这个市场。”
吃完饭,我在附近转了转。果然,相邻的几条胡同里也陆续开了不少旅馆。有的主打温馨家居风,有的走简约商务路线,但价格确实都在200元上下。这种相似价位的住宿选择多了,对旅客来说确实是件好事,至少选择余地大了。
看着这些小店,我不由得想起十年前第一次来本溪时的情景。那时候车站周边都是些老旧的招待所,条件简陋不说,价格也不便宜。现在这条小巷子和附近胡同形成的这个特色住宿区,倒是给往来旅客提供了不少便利。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灯陆续亮了起来。各家旅馆门口温暖的灯光,照着来来往往的旅客。有刚下火站的年轻人背着背包在找住处,也有准备赶夜车的旅客在办理退房。这条看似普通的小巷,却承载着这么多人的临时归宿。
我站在巷口回头看,忽然觉得这条小巷就像城市的一个缩影。它不张扬,却实实在在地满足着普通人的需求。那些相似的价位背后,是商家对市场的把握,也是旅客实实在在的需求。或许,这就是市井生活的本色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