磐石50元一次女农民工哪里找,磐石50元一次女工何处寻
磐石这座小城最近阴雨连绵,路上行人匆匆,老张站在建材市场门口搓着手,嘴里嘟囔着:"这装修还差最后一道工序,可临时工人真难找啊。"旁边五金店老板探出头来:"你要找的是不是那些做零工的大姐?前几天还看见几个在路口等活呢。"
城南的劳务市场总是天不亮就聚满了人。凌晨五点半,穿着工装的李姐把电动车停在路边,从车筐里取出写着"刮大白、铺地砖"的硬纸板。她和姐妹们都习惯把日结的零活称作"一次",而五十块是这个行当里最公道的价钱。
劳务市场的清晨
叁轮车碾过积水坑的声音此起彼伏,几个戴着防晒帽的妇女正蹲在台阶上吃早饭。"今天要是能接到铺地板的活就好了。"年纪稍小的王妹咬了口包子,"上次给新城那家干,东家还多给了二十块车费。"她们随身携带的工具包里,腻子刀与水平仪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,像清晨的协奏曲。
菜市场后门的水泥台旁,经常能看到等待零工的身影。她们会相互传递着写有电话号码的纸条,某个装修队需要临时人手时,就会打电话到小卖部的公用电话。这种传统的联络方式,在这个智能手机普及的年代依然顽强地存续着。
手艺人的坚守
李姐的右手虎口有层厚茧,那是长期握滚筒刷留下的印记。"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些手艺了。"她边说边给新来的小姑娘示范如何调配水泥砂浆,"但房子总要有人装修,瓷砖总要有人贴啊。"窗外飘来的梧桐絮落在她沾着白灰的肩头,像是给浅蓝色工装缀上了特别的花纹。
这些女工通常同时接好几家的活计。早上在城东小区铺卫生间地砖,下午要去城西商铺刮腻子。她们的电动车筐里总是装着不同工种的工具,就像随身携带着整个装修队。有次给幼儿园施工,孩子们好奇地围着她们问:"阿姨怎么会做叔叔的活儿?"她们笑着抹去额角的汗珠:"因为阿姨的手更巧呀。"
最近新建的购物中心工地外围,常能看到叁五成群的女工在树荫下休息。她们用安全帽当凳子,各自捧着搪瓷缸子喝水。偶尔有包工头来招人,她们便会立即起身整理衣襟,露出常年风吹日晒却格外精神的笑脸。
老张最后还是找到了合适的工人。在建材市场转角,他遇见正在给商铺安装雨棚的陈大姐。"明天早上七点,带上你的抹灰工具。"他递过五十元订金,陈大姐利索地记下地址。雨渐渐停了,夕阳给街道镀上金色,那些等待零工的女人们收拾好工具,身影渐渐融进暮色里,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曙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