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河口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,附近联系300元快捷服务
这几天朋友圈总刷到那种广告,说什么附近的人随叫随到,价格还标得明明白白。昨天下午闲着翻手机,突然蹦出一条“梅河口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”的推送,红艳艳的字体晃得人眼花。
说实在的,现在这种信息也太常见了。随便打开附近的人功能,总能看到些暧昧不清的头像和签名。有个叫“甜甜”的姑娘连续叁天都在我百米范围内活动,个性写着“哥哥随时聊”,配图是酒店床头的玫红色灯光。
那些藏在定位背后的生意
我试着搜了搜梅河口本地的聊天群,果然跳出来五六个标着“同城速约”的群组。管理员上来就发价目表,晚上十点后还要加收50块加班费。有个东北口音的大哥在语音里嚷嚷:“咱这附近联系300元快捷服务,比打车还方便!”
其实我挺纳闷的,这么明目张胆就不怕出事?后来在贴吧看到个自称老司机的留言,说现在都改用虚拟定位了,今天在城东明天在城西。难怪那个“甜甜”的定位老是飘忽不定,敢情是开着定位软件到处跑。
上个月我们小区电梯里贴了张础4纸,打印着“夜聊小妹上门服务”,落款居然留的是业主群二维码。物业保安老张头气得直跺脚,说现在这些人防不胜防。他指着监控录像给我看,确实有个戴口罩的姑娘天天在不同楼栋转悠。
我表哥在派出所上班,他说今年光是清理这类微信账号就封了两百多个。有个案子特别离谱,嫌疑人同时用六个手机登录微信,每个号都挂着露骨的照片。被抓时还在本子上记着今日收入:完成叁单梅河口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业务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为什么这种生意总能存活?楼下便利店老板娘插了句话:“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呗,宁可花点钱找陌生人说说话。”她柜台底下其实也塞着几张粉色小卡片,有次我买烟时不小心瞥见过。
昨晚十点多,我故意把微信定位改到洗浴中心附近。好家伙,瞬间收到七八条好友申请,清一色都是网红脸头像。有个叫“倩倩”的直接发来价目表,标注着“附近联系300元快捷服务,包您满意”。我刚回复要考虑考虑,对方立即撤回了消息记录。
这种来去如风的操作手法,确实让人抓不住把柄。我邻居家孩子去年网恋被骗了两万块,对方就是用虚拟定位假装成附近的人。现在这孩子见到弹窗广告就紧张,手机永远关着定位功能。
或许该学学城南菜市场的王大妈,她老人家用老年机接打电话挺乐呵。有次我问她怎么不用微信,她摆摆手说:“哪有那么多非要马上联系的人?走两步能见到面的才叫实在。”
窗外又飘起雨丝,手机屏幕幽幽亮着。那个叫“甜甜”的账号刚刚更新了动态,定位显示就在我们小区对面的宾馆。但宾馆经理昨天明明说最近在停业装修,这虚拟定位还真是漏洞百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