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市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,芒市微信附近人400元服务
最近在芒市的街头巷尾,总是能听见有人在聊微信附近人的事儿。那天我在牛肉饵丝店吃早餐,隔壁桌两个中年男人压低声音说着“400块一次”,我手里的筷子差点没拿稳。
说实话,第一次在附近人里看到这个价码时,我还以为是新开的按摩店搞活动。直到翻了几条动态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这已经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暗语。巷子口修鞋的王师傅有次边给我补鞋边念叨:“现在年轻人赚钱的门道真多,手机上点几下就能挣四百。”
藏在像素背后的真实面孔
我试着把定位调到芒市广场,刷新后的列表里果然跳出好几个标注着“400元一次”的账号。头像多是磨皮过度的自拍,背景常常是某家连锁酒店的窗帘。有个叫“小雨”的姑娘在个性签名里写:“刚满20,缺钱交学费”。
其实挺矛盾的。明知道这些说辞可能经过精心编排,但看到那个数字时还是会心里一沉。芒市最低工资标准才多少?这些姑娘可能就住在我们隔壁小区,早上会在同一个菜市场买豆浆油条。
去年冬天特别冷的时候,有个账号连着叁天发动态说“最后优惠”。第四天突然消失,像从未存在过。我对着空白的聊天框发了好久的呆,突然想起母亲常说的话——人这辈子,谁还没个难处。
夜幕下的生存法则
晚上十点后的芒市,解放路依然灯火通明。烧烤摊的烟火气里,偶尔能看到浓妆艳抹的姑娘站在路灯阴影里玩手机。她们屏幕的冷光映在脸上,微信提示音此起彼伏。
开夜班出租车的老李说,这些姑娘经常在凌晨两点左右叫车。有次他接到个穿校服的女孩,在后座数着皱巴巴的纸币,数着数着突然就哭了。“那单我没收钱”,老李掸了掸烟灰,“就当给孩子买顿早饭”。
或许我们都该想想,当芒市微信附近人400元服务变成某种常态,到底是谁在背后推着这些年轻人往前走。是网贷平台的催款短信?是家里病重父母的药费单?还是这个看似触手可及实则遥不可及的繁华世界?
现在每次路过芒市人民医院,我都会多看两眼候诊区长椅。也许某个低头摆弄手机的女孩,正咬着牙发出那条标着价码的动态。而她们的手机屏幕上,或许还留着昨天和老家父母视频时的截图。
牛肉饵丝店的老板娘今天悄悄告诉我,她给常来的几个姑娘都会多加一勺肉帽。“都不容易”,她擦着桌子轻声说。热气腾腾的汤锅升起白雾,模糊了墙上价目表那个数字4后面的两个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