汝州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汝州男性常逛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1:50:30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那盏昏黄的灯

老张推着自行车拐进巷子时,天刚擦黑。车铃叮当响了两声,巷口修鞋的老李头抬头咧嘴一笑:“今天来得早啊。”这条藏在老城区百货大楼后身的小巷,宽不过叁米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。要说这地方有什么特别,大概就是那种让人放松的感觉——仿佛时间在这里走得特别慢。

巷子两侧是些有些年头的铺面,红砖墙爬着青苔,木门板散发着淡淡的桐油味。王师傅的剃头摊子支在巷子中间,总有叁两个街坊坐着排队。他不用电推子,一把剪刀在手里转得飞快,边剪头发边和人唠家常。来这儿理发的多是熟客,不在乎发型多新潮,就图个舒坦。剃完头往脸上敷条热毛巾,那股暖意能沁到骨头缝里。

再往里走几步,老陈的茶叶铺飘出茉莉花香。铺面不大,七八个搪瓷罐子摆得整整齐齐。他卖茶的方式也特别,从不主动推销,谁来了都先泡上一壶。几个老主顾常围坐在竹椅上,品着二叁十块一斤的散茶,聊的都是家长里短。墙角的旧收音机咿呀放着豫剧,那调子在这巷子里显得格外搭。

巷子深处的热闹

傍晚五六点钟,巷子真正活络起来。下班的男人陆续走进来,自行车铃铛声、打招呼声、炒菜声此起彼伏。刘家的酱肉摊前很快排起队,那口老卤锅咕嘟咕嘟冒着泡,香味能飘出半条街。“老规矩,半斤猪头肉。”排在前面的大哥掏出手机扫码,顺手从旁边的篮子里拎了捆啤酒。

巷尾那块空地上,几个中年人围着石桌下象棋。观战的比下棋的还着急,这个说“跳马”,那个喊“出车”,争得面红耳赤。不过谁也不会真急眼,输了棋的就乖乖让位,站在旁边继续指点江山。他们大多住在附近小区,吃完晚饭总要来这儿待会儿,像是完成某种仪式。

五金店赵老板正在店门口支小桌,妻子端来两盘小菜。他招呼路过的熟人:“喝两杯?”对方也不推辞,很自然地坐下。这样的场景在巷子里很常见,一顿简单的晚饭可能要吃上两小时,期间不断有人加入又离开。话题从孩子的成绩聊到最近的油价,再到谁家老人住院需要帮忙——这条窄窄的巷子,仿佛成了信息集散地。

夜色渐浓时,巷子反而更热闹了。下班晚的男人们匆匆赶来,就为买点熟食带回家。开出租的小王把车停在巷口,小跑着到李嫂的摊子前:“还有韭菜盒子吗?”得到肯定答复后,他长舒一口气,靠在墙边点了支烟。这一刻的放松,大概是他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。

巷子里的生意大多做了十几年,老板和顾客都成了朋友。谁家有事要帮忙,在巷子里说一声,能聚起不少人手。去年修鞋的老李头住院,巷子里各家凑的医药费,他女儿推都推不掉。这种情分,在如今的高楼小区里已经很难见到了。

夜深了,巷子渐渐安静下来。最后一位顾客拎着打包的饭菜离开,店铺陆续关上木门板。只有巷口那盏昏黄的路灯还亮着,照着光溜溜的青石板。明天太阳升起时,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,又会迎来它最熟悉的人们,继续上演那些平淡却温暖的故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