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阳酒店约了一个美好的妹子,沁阳酒店与美好妹子的相遇
那是个下着小雨的周五傍晚,我站在沁阳酒店门口,手里攥着已经熄屏的手机。玻璃旋转门映出我略显凌乱的衬衫领子,我下意识伸手整理了一下。说真的,这种见面方式对我来说还是头一遭。
电梯缓缓升至十二楼,金属墙壁映出我紧张的神情。走廊铺着厚厚的地毯,踩上去听不见自己的脚步声。1218房号在暖黄壁灯下泛着柔和的光,我深吸一口气,敲门的手举到半空又放下——是不是该先发个消息?
初见时的忐忑与惊喜
门打开的瞬间,她穿着浅蓝色连衣裙站在玄关的灯光里,头发松松挽在脑后。“路上雨很大吧?”她说着递来一条干毛巾。这个开场白意外地自然,让我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。
我们在窗边的小圆桌旁坐下,她熟练地烧水泡茶。茶叶在玻璃杯中缓缓舒展,像极了此刻慢慢放松的心情。窗外,城市的灯火在雨幕中晕染成一片光海。我们聊起共同喜欢的电影,发现都痴迷老式胶片的那种质感。她说话时手指会无意识地轻触杯沿,这个细节让我想起大学时在图书馆偶遇的某个女孩。
茶香氤氲中,我注意到她随身带的帆布包上别着枚银杏叶形状的胸针。她说这是去年在南京旅行时淘到的,然后我们的话题又跳到了各自去过的城市。说来奇怪,明明是第一沁阳酒店约了一个美好的妹子,却像重逢般自在。
她突然笑起来:“其实我来之前,在楼下转了叁圈才敢进门。”原来不止我一个人紧张。这个发现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拉近了些。
夜渐渐深了,雨声渐歇。我们叫了客房服务,送来的意面意外地地道。她小心地卷着面条,说起自己工作上的趣事。我发现她描述事情时总爱用“像...一样”的句式,让平凡的场景都变得生动起来。
餐后我们挪到靠窗的沙发继续聊天,从喜欢的音乐聊到童年记忆。她记得老家院墙上的牵牛花,记得巷口卖糖人的老爷爷。这些零碎的片段拼凑出一个立体的人,比社交软件上那些精修照片真实得多。
凌晨两点,她靠在沙发扶手上睡着了。我轻轻给她盖上毯子,关掉主灯只留一盏壁灯。这时才注意到她带来的那本书,是雷蒙德·卡佛的诗集。书签夹在《深夜之窗》那页,边缘已经微微卷起。
我坐在对面的扶手椅上,看着窗外逐渐稀疏的车流。这次沁阳酒店与美好妹子的相遇,比我预想的要温暖得多。原本以为会是场尴尬的约会,现在却像老友久别重逢。
天快亮时她醒了,揉着眼睛说不好意思。晨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,在她侧脸投下细长的光影。我们叫了早餐,继续喝着咖啡闲聊,仿佛都不愿让这个夜晚结束。
退房时,前台服务员微笑着递来寄存的雨伞。走出旋转门,清晨的空气带着雨后的清新。我们在地铁站口道别,没有约定下次见面,但互相交换了那本诗集的读后感。
现在偶尔经过沁阳酒店,我还会想起那个雨夜。有时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就是这样奇妙,在特定的时间、特定的地点,一次偶然的沁阳酒店与美好妹子的相遇,就能让两个平行的人生轨迹产生短暂的交集。虽然不知道以后会怎样,但那个夜晚的温暖,会一直留在记忆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