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勒泰火车站后面的巷子怎么走,阿勒泰火车站后巷路线指南
跟着人流走准没错
第一次来阿勒泰火车站的朋友,出站后要是想去后巷,有个最简单的法子——跟着大多数拎着大包小包的当地人走。你会看到很多人不往正前方的公交站去,而是贴着车站主体建筑往右后方拐。那儿其实藏着条被柏树半遮住的水泥路,路口常停着几辆等客的私家车,这就是后巷的入口了。
我头回去的时候也在站前广场转悠了半天,后来发现根本不用记东南西北。你就背对着火车站出口,想象自己在倒着走回站里,右手边那片红砖墙的老房子看见没?对,就是晾着花床单的那排,巷口就在那儿。有个小窍门是留意地面,主广场是平整地砖,一踩上那条有点裂纹的水泥路,哎,就算找对地方了。
这条巷子说是个巷子,其实能并排过两辆面包车。早上八九点钟最热闹,沿街摆着卖包尔萨克的油锅,黄灿灿的在油锅里翻腾。烤馕的炭火香混着羊杂汤的热气,能把刚下火车的人勾得走不动道。卖酸奶的维吾尔族大姐会坐在彩色编织袋上,用木勺敲着铁桶当啷响。
那些容易走错的岔路口
往里走二百米会遇到第一个岔路,左边道窄些,墙头爬着野葡萄藤。可别被那点阴凉骗了,那是通往居民小区的。得继续选右边宽点的路,路口修车铺的叁角铁招牌都锈出窟窿了,老师傅常年坐在门口给自行车补胎。
再往前有个容易迷糊的地方——巷子在这儿扭了个厂弯。很多生客以为走到头了,其实拐过弯别有洞天。弯道处有家绿色门脸的粮油店,老板娘总在门口筛麦子,风一吹扬起点细碎的金色尘埃。要是看到她在劳作,放心,你没走错。
巷尾那段是下坡路,青石板被磨得泛光。下雨天要当心脚滑,去年见着有个拖行李箱的姑娘在这摔了跟头。坡底老孙家的五金店永远敞着门,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能传出去半条街。到他家门口,整条巷子也就走完了,对面就是新城区的柏油马路。
冬天来可得留神,阿勒泰的雪能埋住半截巷子。这时候要找路,全凭各家店铺门楣上冒的热气——蒸馍店的雾气最浓,像朵云似的悬在巷子上空。环卫工人会在积雪里铲出条窄道,刚好容一人通过,两侧雪墙比人都高,走在里面像钻进白色迷宫。
记得有回帮游客指路,他们非要我画地图。结果发现这条巷子压根没法标比例尺,这儿凸出来个烤包子摊,那儿凹进去个修鞋摊,活像根歪歪扭扭的狗腿骨。但你要问阿勒泰火车站后面的巷子怎么走,现在闭着眼都能摸个来回。这条巷子啊,早和记忆里蒸腾的烟火气缠在一块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