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自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车站后街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55:32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下午我特意提前半小时到了蒙自火车站。离列车发车还有段时间,我拖着行李箱漫无目的地踱步,不知不觉就绕到了车站背面。说来惭愧,在蒙自生活这么多年,还是头一回注意到这条藏在车站后方的小巷。

巷口窄得差点错过,两堵斑驳的灰墙夹出一道仅容两人并肩的缝隙。墙面上留着深浅不一的水渍,像是梅雨季匆忙画下的地图。刚踏进去半步,一股老城区特有的潮湿气息扑面而来,那是青苔混着旧木头的气味,莫名让人心安。

巷子里的时光

越往深处走,越发现这条蒙自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别有洞天。左侧是家开了叁十年的修鞋铺,老师傅鼻梁上架着老花镜,正给一只棕色皮鞋换底。锤子敲打的铛铛声不紧不慢,听着像这座小城的脉搏。右侧屋檐下挂着鸟笼,画眉在里头跳来跳去,偶尔啾鸣两声,竟比站台上的广播还要清脆。

再往前是个岔路口,往左通向菜市场,能听见隐约的讨价还价声;往右延伸向居民区,阳台上晾晒的衣物在风里飘得像彩旗。我站在原地犹豫时,有个拎着菜篮的大婶经过,很自然地指路:“要去车站啊?直走拐弯就是。”她大概把我当成迷路的旅客了。

这条车站后街的小巷像个两头透风的隧道,一头是现代交通枢纽,另一头连着市井烟火。行李箱轮子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咕噜声,惊动了趴在门槛上打盹的花猫。它懒洋洋地瞥我一眼,又把头埋回前爪里——看来早已习惯了拖着行李的过客。

我在修表铺窗前停了步。玻璃柜里摆着各式老座钟,店主人正用镊子夹起细小的齿轮。他抬头朝我笑笑,手上动作却没停。这画面突然让我想起祖父家也有这样的座钟,整点会敲出沉沉的响声。现在大家都用手机看时间了,可这条巷子还固执地保留着另一种计时方式。

巷子中段有棵巨大的梧桐树,树荫罩住半条巷道。树下的石凳坐着几位下棋的老人,棋盘搁在石墩上,旁边还放着搪瓷杯。有个观棋的大爷见我驻足,热情地招手:“小伙子来杀一盘?”我指指行李箱婉拒了,他也不介意,转身又投入战局。这份随意的亲切,是你在站前广场匆匆人流里遇不到的。

越往前走,车站广播声越清晰,可巷子里的生活节奏依然从容。卖米线的小摊刚支起来,老板娘不慌不忙地摆配菜;理发店的转灯慢悠悠地转着,老师傅给客人修面,剃刀在皮革上来回打磨。所有这一切,都与百米外那个强调准点、效率的火车站形成奇妙的对照。

快走到巷尾时,我在墙根发现了几丛野茉莉。白色小花从砖缝里钻出来,在午后阳光里开得正好。这让我突然觉得,这条蒙自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就像这些野花,在城市的缝隙里自在生长,不为谁盛开,也不为谁凋零。

穿过巷口那道明亮的拱门,我又回到了站前广场。回头望去,巷子依然安静地卧在车站身后,像个慈祥的老人。行李箱的轮子重新在光滑的地砖上滑行,而那段青石板路的触感还留在脚底。列车时刻表在屏幕上跳动,我加快脚步汇入人流,心里却装着方才巷子里的钟表声、棋局和茉莉香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