汕头100米内附近的人,汕头百米周边居民
汕头100米内附近的人,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我现在正坐在汕头金平区一家老式咖啡馆的二楼,窗户望出去,就是那条熟悉的骑楼街。手机屏幕上,“汕头100米内附近的人”这个功能跳了出来,一个个陌生的头像和昵称排列着。我忽然想到,这一个个图标背后,可不只是冷冰冰的数据,他们就是活生生的“汕头百米周边居民”啊。
你看那个用潮汕工夫茶具当头像的,网名叫“老厝边的茶香”。我猜,他可能就住在隔壁那栋翻新的老宅里,每天下午雷打不动地要冲上几泡凤凰单丛。那茶香,说不定都曾飘到过我坐的这个窗口。这份悠闲和讲究,可不是随便哪个地方的人都有的习惯,这是刻在汕头人骨子里的生活节奏。
再往下翻,一个叫“鲎粿小妹”的账号映入眼帘。嘿,这让我肚子有点饿了。百米之内,肯定就藏着某家她光顾或者她家自己经营的摊档。那热腾腾、酱料满满的鲎粿,还有那弹牙的牛肉丸,光是想想就让人流口水。这些味道,构成了这片街区最真实的烟火气。你说,这些“汕头100米内附近的人”,是不是也和我一样,时常为中午吃哪家、晚上买什么而犯选择困难呢?
有时候想想,这个“附近的人”功能,像是一个神奇的纽带。它把物理上很近,但生活圈可能完全没有交集的我们,用一种微妙的方式联系了起来。那个每天在广场上遛画眉鸟的大爷,那个在菜市场里能把价钱砍到最低的阿姨,他们也许就在这百米的范围里,或许就在这个列表之中。我们每天擦肩而过,互不认识,却又实实在在地共享着同一片空气,听着同一棵大榕树上的鸟叫。
科技让我们看到了这种 proximity,这种近距离。但真正让这种距离产生温度的,还是生活本身。是早晨街坊间那句用潮汕话问的“食未?”,是晚上小公园里传来依稀的潮剧唱段,是海风带来的那股熟悉的、微咸的气息。这些碎片,共同拼凑出了“汕头百米周边居民”日常的、鲜活的图景。
所以,下次当你再打开那个功能,看到“汕头100米内附近的人”时,不妨多想一下。他们不是列表里静止的头像,他们是这片土地上,与你呼吸着同样海风,可能喜欢着同一家美食老店,共同拥有着对于这座城市记忆的邻居。这百米之间的距离,因为这份共同的归属感,忽然就显得没那么遥远了,甚至,还有点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