庐山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,庐山私人会馆外卖工作室
那天傍晚路过山脚,朋友突然指着半山腰一处若隐若现的建筑问我:"听说那家庐山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最近挺火的?"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,青瓦白墙在暮色里显得格外安静。
藏在云雾里的味道
说来也巧,上周末恰好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晒图,定位就是庐山私人会馆外卖工作室。照片里青花瓷碗盛着清炖石鸡,旁边配着当季野菜,光看摆盘就让人食指大动。记得底下有人留言问怎么订餐,发圈的朋友神秘兮兮地回了句:"得找熟人引荐。"
这种带着点神秘感的经营方式,反而勾起了我的好奇心。说起来,这类工作室和普通餐厅还真不太一样。他们不设大堂,没有菜单,每天根据当天采购的新鲜食材来定制菜式。有位常客告诉我,上次他们六个人去,主厨给配了四荤叁素一汤,最后连笋干炒肉里的辣椒都没剩下。
我试着打听过他们的运作模式。原来庐山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主要靠熟客介绍,每天只接五六单。厨师天没亮就去市场挑货,要是当天买的土鸡肥美,就可能做庐山叁石之一的石耳炖鸡;要是捞到鲜活的石鱼,那客人就有口福尝到地道的石鱼炒蛋了。
老灶台与新思路
有意思的是,这些工作室虽然打着"私人"旗号,却特别舍得在灶台上下功夫。有次路过他们后厨,瞥见墙上挂着五六个不同尺寸的铁锅,老师傅说不同的菜得用不同的锅——炒青菜要用小锅才够镬气,炖汤得用陶罐才能原汁原味。
不过最让我惊讶的是,这些看似传统的庐山私人会馆外卖工作室,接单方式倒是很时髦。他们有个二十来个群成员的微信群,每天上午发布今日食材,客人直接在群里下单。有回看到他们在讨论要不要接晚上的单子,主厨坚持说:"送下山的菜超过四十分钟,味道就打了折扣。"最后他们真把订单控制在车程半小时内的范围。
这种对品质的较真,让我想起去年在景区某饭店的遭遇。那家店倒是招牌响亮,可端上来的庐山云雾茶香鸭,茶叶明显是陈年的,鸭肉也柴得塞牙。相比之下,这些工作室虽然规模小,但在食材上从不含糊。有次送货路上遇到堵车,他们真的就给客人退了全款,还搭了份自家腌的酸豆角赔礼。
现在想想,这种经营模式能立住脚,靠的就是口口相传的好口碑。就像住在牯岭街的王阿姨说的,她每周都要订两次那家庐山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的饭菜:"贵是贵点,可吃着放心啊!"
暮色渐浓,那处青瓦建筑渐渐隐入夜色。朋友还在念叨着要找熟人带我们去尝尝鲜,我却想着,或许下个雨天,真该去体验下这份藏在庐山云雾里的家常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