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江上课资源喝茶,晋江学习茶歇资料共享
这两天在群里看到有人问“晋江上课资源喝茶”是什么情况,没想到下午刷朋友圈又看到朋友发了条动态,配文是“晋江学习茶歇资料共享中”。这两句话看着像暗号似的,搞得我好奇心一下子被勾起来了。
后来找了个熟悉情况的朋友打听,才弄明白原来最近不少在晋江写文的朋友自发组了个学习小组。说来挺有意思,他们每周会固定找时间聚在茶馆,各自带着最近收集的写作素材和参考资料,边喝茶边交流。有人分享如何描写古风场景的笔记,有人带来整理好的剧情节奏把控方法,还有研究读者心理的干货。
茶香里的知识流转
我第一次参加他们的活动是在城南那家叫“闲云阁”的茶馆。推门进去就看见五六个人围坐在竹藤椅上,桌上铺满了打印的文档和个人电脑。穿蓝衬衫的男生正在讲他如何通过调整对话节奏让情节更抓人,旁边扎马尾的姑娘时不时补充两句。说到关键处,大家都停下手中的笔,不约而同地端起茶杯抿一口,像是要给大脑留出消化信息的时间。
这种氛围让我想起大学时和同学在图书馆讨论课题的日子,只不过现在 surroundings从严肃的自习室换成了轻松的茶室。有个叫小林的朋友跟我说,他之前总是独自埋头写文,卡文时就对着屏幕干着急。后来加入这个“晋江上课资源喝茶”小组后,反而在闲聊中获得了不少灵感。“你知道吗?”他端着茶杯笑道,“有时候别人随口说的一句话,就能解开我想了好几天的剧情疙瘩。”
他们的资料共享方式也挺随性的。没有人正襟危坐地做报告,更多是像朋友间聊天那样自然流淌。有人发现好的描写方法,就直接把文档发到群里;读到值得借鉴的小说章节,就标注出处推荐给大家。这种“晋江学习茶歇资料共享”不像传统学习那么刻板,倒像是知识在茶香里自由流转。
我记得那天临走时,组织者小陈递给我一个鲍盘,里面是大家这几个月整理的各种写作技巧合集。“拿着吧,”她笑着说,“好东西要传出去才有价值。”这话让我感触挺深,在这个什么都要保密、处处防着人的时代,还有人愿意这样无私分享,确实难得。
现在这个小组已经从一个临时起意的茶聚,发展成了有二十多人的固定活动。他们最近甚至在考虑做一个共享网盘,把历年积累的写作资源分类整理,让更多写作者能受益。不过小陈强调,他们还是会保持现在这种轻松的氛围,“毕竟我们这是‘上课资源喝茶’,重点是交流,不是教学”。
回过头想想,这种自发形成的“晋江上课资源喝茶”模式之所以能持续,大概就是因为它把握住了学习和分享的本质——在舒适的环境中平等交流,让知识像茶水一样自然流动。不需要严肃的课堂,不用枯燥的讲义,就在一杯茶的时间里,每个人既是学生,也是老师。
前几天又收到他们的活动通知,这次的主题是“如何塑造让人印象深刻的配角”。我看着消息笑了笑,心想这次该轮到我分享前段时间研究配角塑造的心得了。顺手回了条消息:“老位置?我带些新整理的案例过来。”关上手机,突然很期待周末那杯茶,和那群人的聊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