蓬莱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,类似炮楼的别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3:06:15 来源:原创内容

蓬莱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

第一次听学长说“晚上去炮楼那边吃饭”时,我脑子里瞬间冒出各种奇怪的画面——是军事要塞?还是什么奇怪的建筑物?直到跟着走了一趟才恍然大悟,原来就是校门外那片密密麻麻的自建公寓楼啊。

这些楼房确实长得挺有特点,清一色的窄长造型,像火柴盒一样紧挨着排列。外墙基本就是简单的水泥抹面,有些楼还在不断往上加层。最显眼的是每栋楼阳台上密密麻麻的防盗网,远远看去真像旧电影里的防御工事。学生们给这里起外号叫“炮楼”,实在是形象得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。

说到这个别称的来历,在学生中间流传着好几个版本。比较靠谱的说法是,前几年有届学生在做建筑测绘作业时,有人开玩笑说这些楼的造型特别像二战时期的防空炮塔。这个说法很快就传开了,加上这些楼确实有着类似的“防御性”外观,“炮楼”这个称呼就这么定下来了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被戏称为炮楼的公寓,可是解决了不少同学的住宿问题。学校宿舍数量有限,很多高年级同学都会选择搬出来住。这里的房租相对便宜,而且离教室就隔着一条马路,早上能多睡半小时可是太重要了。

我有个同学就住在其中一栋“炮楼”的五楼,去过几次发现内部比想象中好很多。虽然楼道是窄了点,但房间收拾得挺温馨。最棒的是站在阳台就能看见教学楼的钟楼,这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感刚刚好。

除了住宿,这些楼的一层全是各种小店,形成了独特的生活圈。打印店老板记得每个熟客的打印习惯,麻辣烫摊的阿姨会偷偷给常客多加两个丸子,这种人情味儿是挺难得的。有时候觉得,这些“炮楼”不只是冰冷的建筑,更像是大学记忆的容器,装着无数年轻人的生活片段。

当然问题也是有的,比如上下课高峰期,楼间的小路就堵得水泄不通。偶尔还能听到同学抱怨隔音效果不太理想。但奇妙的是,很少有人真的讨厌这个地方,更多是把这些不便当作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来调侃。

最近听说学校东门也在新建类似的公寓区,已经有人开始管那儿叫“新炮楼”了。看来这个特别的称呼还会继续传承下去,成为每一届学生共同的记忆符号。

走在这些楼宇之间,经常能看见刚下课的学生叁叁两两结伴回来,阳台晾着的衣服随风摆动,空气里飘着各家小炒的香味。这种鲜活的生活气息,让“炮楼”这个原本带点戏谑的称呼,莫名多了几分亲切感。或许在未来的某天,当现在的学生变成校友,回想起大学生活时,这些特别的建筑会成为他们故事里不可或缺的背景板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