耒阳98场体验分享,耒阳九八场亲历记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7:23:39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朋友突然在微信上问我:"周末要不要去耒阳98场看看?"我盯着屏幕愣了会儿神,这个名字听着挺新鲜的,以前从没听说过。

我们开车沿着107国道往南走,远远就看见那片老厂房改造的建筑群。红砖墙上留着岁月的痕迹,但新装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特别晃眼。门口立着个复古时钟雕塑,指针永远停在九点十八分,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纪念某个特殊时刻。

初入现场的震撼

推开厚重的铁艺大门,里面的空间比想象中开阔得多。挑高十几米的厂房里,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种创意工作室。最吸引我的是中央展区,那里陈列着不少本土艺术家的作品。有个用农机零件焊接的耕牛雕塑特别传神,牛角还是用真正的犁头改造的。

往二楼走的时候,走廊墙面上挂满了老照片。仔细看才发现是耒阳这几十年的变迁史,从农耕时代到现在的工业化进程。有个戴眼镜的老伯见我驻足良久,主动指着张黑白照片说:"这是当年的农机厂,现在改成咖啡馆啦。"

在叁楼的创意市集转悠时,我被个竹编工艺品摊位吸引。摊主是位满头银发的奶奶,手指灵活地编着竹篾。她笑着说这些手艺差点失传,现在年轻人愿意学的少了。我买了个小竹篮,手感温润,带着淡淡的竹香。

意想不到的相遇

走到后院时,正赶上手工造纸体验课。造纸师傅示范着蔡伦古法造纸的步骤,纸浆在竹帘上均匀铺开的瞬间,周围响起一片惊叹。我也试着动手造了张纸,虽然边缘不太整齐,但摸着粗糙的纸面,突然对"纸都"耒阳有了更真切的感受。

傍晚时分,我们坐在改造后的车间餐厅里吃饭。头顶保留着原来的行车轨道,现在挂满了绿植。隔壁桌几个年轻人正在讨论文创产物开发,说到要把耒阳的油茶和竹艺结合时特别激动。这份对家乡的热爱,让他们的眼睛都在发光。

天色渐暗,场区亮起暖黄色的灯光。我们离开时正好遇见开场时的老伯在锁门,他乐呵呵地说:"下个月有新的耒阳98场体验分享活动,记得再来啊。"我回头望去,那些老厂房在夜色中静静矗立,仿佛在诉说着过去,又像是在迎接新生。

这次耒阳九八场亲历记述让我想起很多事。那些被时代淘汰的老厂房,以另一种方式重获新生。就像那位造纸师傅说的,传统不是摆在博物馆里的标本,而是活在当下的生活方式。或许这就是耒阳98场最打动人的地方——它让老记忆和新生活握手言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