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兴哪有站大街的小巷子,嘉兴哪条小街有站街的
一条老街的日与夜
那天下午,我正好在嘉兴老城区那一带办事。路过那条叫杨柳巷的巷子口时,看见几个街坊邻居坐在小凳子上闲聊,手里摇着蒲扇。也不知怎么的,脑子里就冒出个念头:嘉兴哪有站大街的小巷子?这问题听起来有点怪,但我说的“站大街”,可不是那个意思,纯粹就是字面意思——哪条巷子热闹,站满了人,充满了烟火气。
我放慢脚步,往巷子深处瞧了瞧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溜溜的,两旁是有些年头的白墙黑瓦,墙头上几株野草随风晃着。傍晚时分,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晚饭,炒菜的香味混着隐约的电视声飘出来。几个放学的孩子追着一只皮球从身边跑过,留下串串笑声。这种景象,不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“站大街”么?街坊们站在门口拉家常,小贩站在路边招呼生意,生活就在这里静静地站着、流动着。
顺着这个话题,我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:嘉兴哪条小街有站街的?这里的“站街”,同样是指那些充满市井活力的街道。想到这儿,我便决定在附近多转转。
穿过杨柳巷,一拐弯就到了南门头小街。这里可真是另一番天地了!路边卖桂花糕的大妈,推着叁轮车卖莲藕的大爷,还有那家开了叁十多年的杂货店,老板正站在店门口和熟客下象棋。街道不宽,但人来人往,热闹却不嘈杂。空气中飘着刚出炉的定胜糕的甜香,混着卤味店的酱香,这才是老嘉兴的味道啊。
我在一个卖糖画的小摊前站住了。摊主是位老师傅,手法熟练得很,一勺糖浆在他手里几番勾勒,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就做好了。围观的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,拿到糖画时那开心的样子,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。这种街头的小手艺,现在可真是不多见了。
再往前走,看到几个年轻人站在一家咖啡馆门外,手里端着杯子,有说有笑。这家咖啡馆是由老房子改造的,保留了木格窗棂,却挂着很现代的灯饰。新与旧就这样自然地融合在一起,谁也不觉得突兀。我想,这就是城市的呼吸吧,既保留着记忆,又迎接着新的事物。
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路灯一盏盏亮起。南门头小街的夜市开始热闹起来,卖馄饨的、卖臭豆腐的、卖小饰品的摊位前都聚拢了人。我站在街角看了好一会儿,忽然明白了什么。我们寻找的“站大街的小巷子”和“有站街的小街”,找的其实不是某条具体的街道,而是那种活色生香的生活气息,是人与人之间的温度,是一座城市的脉搏。
离开的时候,我又回头望了一眼。灯笼的光晕洒在石板路上,人影绰绰,喧哗声渐渐留在身后。这座城市里,像这样充满生命力的小街小巷还有很多,它们就藏在繁华的背面,静静地等待着懂得欣赏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