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冈100元小胡同,黄冈百元小巷体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6:15:53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那棵老槐树的叶子沙沙响着,像是跟我打招呼。我站在这个叫"黄冈100元小胡同"的入口,心里直犯嘀咕:现在这年头,一百块钱能干啥?吃顿快餐都不够,在这儿能玩出什么花样?

刚往里走了几步,就被一阵香味勾住了。是个卖豆花的大姐,叁轮车上摆着七八个调料罐。"来一碗?五块钱。"她麻利地舀着豆花,"在这条巷子,五十块能吃一天。"我掏钱要了碗咸口的,看着她熟练地撒上虾皮、紫菜,最后淋一勺辣椒油。端着热乎乎的豆花,我忽然觉得,这条巷子可能真有点意思。

百元巷子里的烟火气

越往深处走,生活的味道越浓。裁缝铺子里,老师傅戴着老花镜在改衣服;理发店的旋转灯慢悠悠转着,里面传来推子的嗡嗡声;还有家修鞋摊,老师傅正给一双磨偏后跟的皮鞋钉鞋掌。这些看似平常的景象,却让人恍惚回到了二十年前。

"小伙子,要不要试试这个?"卖糖人的大爷举着刚做好的凤凰问我。我摇摇头,却在他摊前站了很久。看着他用小勺舀起糖稀,手腕轻轻一转,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就出来了。这样的手艺,现在可真不多见了。

走到巷子中段,发现一家旧书店。书架歪歪扭扭的,书脊都泛着黄。老板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,正捧着本《水浒传》看得入神。我在店里转了一圈,居然找到了一套八十年代出版的《射雕英雄传》,只要十五块钱。这价钱,现在连本杂志都买不到。

隔壁是家竹器店,老板正在编竹筐。他说这条巷子的店铺租金都不高,所以东西卖得便宜。"我们这儿讲究薄利多销,来的都是老街坊。"他指着墙上挂着的篮子,"最大的那个才叁十块,用个叁五年没问题。"

午饭时间,我在一家面馆要了碗牛肉面。十二块钱,牛肉给得实实在在。老板娘说他们在这条巷子开了二十多年,味道从来没变过。"现在外面随便一碗面都要二叁十,我们这儿还这个价。"她擦着桌子,"来的都是熟客,挣够本就行。"

下午在巷子尽头发现了个茶摊,五块钱一壶茶可以坐一下午。邻座的老爷子说,他每天都来这儿喝茶下棋。"现在哪还有这么便宜的地方?"他抿了口茶,"在这儿,一百块钱真能当两百块花。"
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来。我算了下今天的开销:豆花五块,旧书十五,面条十二,喝茶五块,还给老家的亲戚买了个竹篮叁十块。总共六十七块钱,居然让我在这条黄冈百元小巷体验了一整天的乐趣。

离开的时候又经过那棵老槐树,它还在那儿沙沙作响。我忽然明白了,这条巷子珍贵的不是东西便宜,而是保留了一种慢慢生活的态度。在这里,时间好像走得特别慢,人们不着急,不做作,就是踏踏实实地过日子。

回头望望渐渐远去的巷口,我在想:这样的地方,现在越来越少了。也许下次来,我应该带上朋友,让他们也感受一下,在这一方天地里,一百块钱能带来的快乐和满足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