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丰品茶喝茶工作室,陆丰茶道品茗工作室
路过陆丰的老街,一阵熟悉的茶香飘来,不由得让我放慢了脚步。这味道啊,总让我想起小时候爷爷泡功夫茶的光景,那时候总觉得大人们围着茶盘一坐就是大半天,真是够折腾的。现在自己倒是慢慢懂了,原来喝茶不光是解渴,更是一种生活的节奏。
说起陆丰品茶喝茶工作室,这儿和普通的茶叶店还真不太一样。第一次推门进去的时候,我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——没有密密麻麻的茶叶罐子,反而是几张原木茶桌摆得整整齐齐,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,整个空间安静得能听见煮水的声音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工作室的主理人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哥,大家都叫他陈师傅。他一边烫着茶杯一边说:“很多人觉得喝茶就是抓把茶叶泡开水,其实没那么简单。”他给我演示怎么温壶、怎么闻香,动作不紧不慢的,像在完成什么仪式。“你看,这泡凤凰单丛,得用95度的水,沿着杯壁慢慢冲下去。”
我学着他的样子试了试,结果手一抖,水洒了一桌子。陈师傅倒是笑了:“急什么?茶又不会跑。现在的人啊,连静下心来喝杯茶的工夫都没有了。”这话让我愣了愣,确实,我已经很久没有像这样,什么事都不做,就专心地喝一杯茶了。
陆丰茶道品茗工作室最打动我的,就是这种不着急的氛围。来这里的人形形色色——有穿着西装刚下班的白领,有带着孩子来的年轻妈妈,甚至还有几个大学生。大家坐在一块儿,话题从茶叶聊到生活,从工作聊到家常,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大半天。
记得有个周末下午,隔壁桌坐着两位老人家,为一泡陈年普洱的年份争得面红耳赤。一个说是1998年的,另一个非说是2002年的。最后陈师傅走过去,轻轻说了句:“好茶不问年岁,就像交朋友不分先后。”两位老人相视一笑,居然就握手言和了。我在旁边看着,忽然觉得这哪里是在品茶,分明是在品人生嘛。
现在我去得多了,慢慢也摸出点门道。原来不同的茶叶要用不同的壶,就像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话;原来泡茶时的水温那么讲究,太高了会苦,太低了又不出味;原来喝茶前要先闻香,就像吃饭前要先看看菜的色相。这些细节,以前我从来不会留意。
最有趣的是,我还在这里认识了几个茶友。有个开书店的王姐,每次来都带着新到的书,边喝茶边看书;还有个做程序员的小伙子,说在这里敲代码特别有灵感。我们成了朋友,经常约着一起来喝茶聊天。
有时候我在想,这座城市每天都有新开的奶茶店、咖啡馆,装修一家比一家时髦。可偏偏是这样朴素的工作室,反而让人愿意一来再来。也许是因为,在这里能找到一种久违的踏实感——就像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,人也在这里慢慢放松下来。
现在每次路过,只要时间允许,我都会进去坐坐。不一定非要喝什么名贵的茶叶,有时候就是简单的一杯铁观音,也能让人静下心来。窗外的车水马龙似乎也远了,只剩下茶杯里升起的袅袅热气,还有那份难得的宁静。
如果你哪天在陆丰街头闻到茶香,不妨循着味道找找看。推开门,说不定也会遇见属于你的那杯茶,还有那么一段悠闲的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