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平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课余品茗交流活动
原平的校园里,最近飘起了茶香。你可能会好奇,学生们不都应该捧着课本或盯着电脑屏幕吗?怎么还有闲情逸致摆弄起茶具来了?这事儿还真有点儿意思。
高二(3)班的教室后排,几个同学正围坐在一起。玻璃壶中的水咕嘟咕嘟冒着泡,翠绿的茶叶在热水中缓缓舒展。“尝一口,这是我家自己炒的毛尖。”班长小林边说边给大家分茶。起初只是几个爱喝茶的同学课间解渴,没想到慢慢聚成了十来人的小圈子。
茶香里的悄悄变化
说来也怪,自从开始品茶,班上那几个坐不住的男生居然能安静下来了。以前课间不是追跑打闹就是埋头刷手机,现在倒好,都凑在茶桌旁讨论哪种茶叶回甘更持久。就连最内向的小雯,也能指着茶汤说“这泡比上泡颜色清亮”,渐渐敢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了。
教语文的李老师有天忍不住凑过来看了看:“你们这原平学生品茶喝茶上课两不误啊!”他抿了一口茶,若有所思,“其实古人读书就离不开茶,没想到在咱们学校又见着了。”确实,这些学生在茶香中似乎找到了某种平衡——既能专注学习,又懂得放松交流。
最让人惊喜的是,这个小小的品茶圈子还促成了学习上的互帮互助。数学难题在茶香中变得不再可怕,英语单词在举杯间悄然记住。有次物理课上讲到热传导,有个同学突然恍然大悟:“这不就跟我们泡茶时热量传递一个道理嘛!”引得全班都会心一笑。
课余品茗成为校园新风尚
如今,这个学子课余品茗交流活动已经不只是简单的喝茶解渴。他们开始研究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,比较各地茶文化的特点,甚至把品茶和古诗文欣赏结合起来。上周,他们还用零花钱凑了一套简易茶具,轮流负责每天的茶会准备。
隔壁班的同学也被吸引过来,小小茶会越来越热闹。有时候老师也会加入,但在这里没有严格的师生界限,大家就是聊聊茶,顺便聊聊生活。那种放松的氛围,确实让人感觉很舒服。
教导主任最初还担心影响学习,后来在月考中发现,这些经常参加茶会的学生成绩不降反升,特别是课堂专注力有明显提高。于是,学校干脆在活动室辟出一个角落,专门给他们用作茶艺交流。
现在走在校园里,偶尔能听到这样的对话:“今天带什么茶了?”“我爸刚从杭州寄来的龙井,下课一起尝尝!”茶香袅袅中,这些年轻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,寻找着学习与生活的平衡点。或许,这就是成长最美好的样子吧——在淡淡的茶香里,慢慢品味生活的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