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州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崇州男性常访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6:05:22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要说崇州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那得是南河边上那条青石板路。窄窄的巷道,两旁老房子挤挤挨挨的,屋檐下总挂着几件半旧衬衫。下午四点半开始,巷口修自行车的老王准会支起小桌,摆上他那套紫砂茶具。接着,卖豆腐脑的、剃头的、下象棋的陆续就位,巷子渐渐活泛起来。

我常碰见邻居张哥揣着保温杯往那儿走。“不就喝个茶嘛,非要跑这么远?”有回我忍不住问。他眯眼一笑:“这你就不懂了,在这儿能听见真动静。”他说的动静,是菜贩子路过时叁轮车的颠簸声,是茶馆里突然爆发的哄笑声,是隔壁阳台晾衣竿相碰的清脆声。

巷子中段有家没有招牌的剃头铺,老师傅用的还是手推子。去的次数多了,我发现这地方像个信息交换站。谁家孩子考学了,哪条街要改造了,这些消息都比别处传得快。老主顾往椅子上一坐,围布还没系好,话就先飘出来了:“听说老李家闺女...”剪子咔嚓声和闲聊声混在一起,特别有生活气息。

第二个家

要说崇州男性常访的小巷,城东那条藏着老面馆的胡同绝对排得上号。面馆老板有个规矩:不开发票,不送外卖,过了上午九点,再熟的客也吃不到头汤面。可男人们就认这个理,清晨六点就开始在巷子里排队。

“这面有什么特别的?”我带外地朋友去尝过。他咂咂嘴:“面是劲道,但好像不至于...”话没说完,旁边穿工装的大叔接话:“我们来吃的是个念想。”他指着巷口那棵歪脖子树:“我爹领我来这吃面时,树才碗口粗。现在领儿子来,树都两人合抱了。”

面馆里永远吵吵嚷嚷的。有人端着碗蹲在门槛上吃,有人把面汤泼在墙角喂流浪猫。最有趣的是收钱方式——老板在柜台上放个搪瓷盆,顾客自己找零,从来没出过错。这种信任,可能也是男人们愿意来的原因。

黄昏时分又是另一番光景。下班的男人顺道拐进巷子,修鞋的刘师傅会递过小马扎:“坐会儿?”不必多说话,就看着巷子里自行车铃铛响成一片,家家窗口亮起灯火。这时你会明白,为什么这些小巷能成为崇州男人爱去的地方——在这里,他们不用当顶梁柱,不用扮成功者,就做个自在的普通人。

这些巷子正在慢慢变少。去年南河巷拆迁时,好多老主顾特意去捡了块青砖留念。但新的小巷又在形成,比如新区菜市场后面那条步行街,虽然铺的是柏油路,可傍晚同样聚满了下棋的男人。或许男人需要的不只是某条具体巷子,而是那么个能喘口气、说说话的叁尺天地。只要这种需要还在,崇州男性常访的小巷就永远会有新的故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