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征500元3小时不限次上门服务,仪征500块3小时随叫随到不限次数
最近在仪征本地的一些生活群里,总能看到大家在讨论一个挺新鲜的事儿——有个叫“仪征500元3小时不限次上门服务”的活广告满天飞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行字的时候,我正刷着手机,手指头愣是停了半天。
这年头啥服务都能上门了?还搞了个“仪征500块3小时随叫随到不限次数”的承诺。隔壁张阿姨上周试了这服务,昨天在菜市场碰上她,她边挑茄子边跟我唠:“你是不知道啊,那天家里洗衣机坏了、冰箱不制冷,连阳台门都卡住,我闺女手机上一招呼,人家真拎着工具箱噔噔噔跑来了。”她甩了甩手上的水珠,“那小师傅叁小时里跑了五趟,最后连口水都没顾上喝。”
生活节奏快了,服务也得跟着转
现在大家日子过得跟赶集似的,谁有功夫为点小事折腾半天?这种随叫随到的服务倒真是解了燃眉之急。我那个开理发店的表弟说得实在:“现在做生意就得像仪征500元3小时不限次上门服务这样,把客人当自家人伺候。你看我这儿,老主顾打电话说要修头发,我拎着推子就出门。”
不过也有人犯嘀咕:叁个小时里真能随叫随到?我特意打听过,人家在城区分了四个点,每个点都蹲着两位师傅。要是同时来好几个单子,他们就就近派活。这点子挺聪明,把等活儿变成找活儿,时间掰成几瓣用。
上个月我们小区李奶奶家水管爆了,儿子在外地打工干着急。邻居帮忙约了这个服务,两个师傅二十来分钟就冲上门,一个修水管,一个顺手把漏水泡坏的电线给换了。李奶奶现在逢人就夸:“比亲儿子还顶用!”
说到这儿,我想起个有趣的事儿。前些天跟朋友吃饭,他开了家电脑维修店,现在也学着搞“仪征500块3小时随叫随到不限次数”的模式。他说最开始觉得亏本,后来发现客户黏性上来了,每个月固定客户翻了一番。“看起来单价低了,实际上赚了口碑和回头客啊。”
这种服务模式像滚雪球似的,在咱们这小城里慢慢传开了。昨天路过社区服务中心,看见公告栏上贴了个通知,说是要组织下岗职工学习这种灵活服务模式。确实啊,能把零散时间打包卖出价钱,还解决了“活儿不等人”的难题。
晚上散步时碰上楼下快递站的小王,他电瓶车后座捆着两个大箱子。“这不顺路给5栋302送个空调滤网嘛,”他擦着汗笑,“现在我们也搞增值服务,老客户需要换个灯泡、修个柜门,我们顺手就做了。”看来这随叫随到的理念,还真像蒲公英种子似的,飘到哪儿就在哪儿生根。
现在走在仪征大街上,偶尔能看见穿着统一马甲的师傅骑着电驴穿梭。他们车把手上晃悠着工具包,手机架在车头不停播报新订单。这种景象让人莫名觉得踏实——好像这座城市突然多了无数双随时准备帮忙的手。
昨天我家里网络断了,试着拨通了一个服务电话。那边师傅正在城南干活,却说十分钟后到。果然,我茶还没泡好,门铃就响了。他边检测光猫边念叨:“现在咱们这服务升级了,不光修网络,要是顺带发现别的问题,能顺手解决的都不另收费。”修完他还真发现路由器老化,主动给换了新的配件。
这种服务方式倒让我想起小时候走街串巷的磨刀匠,叮叮当当的铁片声传遍巷子,谁家菜刀钝了探出头喊一嗓子就行。如今这种“仪征500元3小时不限次上门服务”,不就是给老传统穿上了新衣裳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