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阳上课喝茶资源,沁阳课堂茶饮指南
最近在沁阳的朋友圈里,总能刷到对于上课喝茶的讨论。这事儿听起来挺新鲜的对吧?教室里不都是正襟危坐捧着课本么,怎么还和喝茶扯上关系了?
其实这事儿得从我们学校的选修课说起。上学期教务处开了门《茶文化与健康生活》,刚开始就二十个名额,没想到第一节课教室就坐满了。老师干脆把课堂搬到了实训楼的茶艺室,大家围着长桌,边泡茶边听讲。说真的,这种上课方式让人特别放松。
课堂上的那杯茶
记得有次讲绿茶分类,老师直接带来叁种龙井。当热水冲进玻璃杯,茶叶舒展开的样子就像慢镜头。我们一边观察茶汤颜色,一边记笔记,那堂课的内容到现在都记得特别清楚。坐在我旁边的同学说,这是他大学叁年第一次全程没碰手机的专业课。
后来我琢磨,可能正是这杯茶让课堂变得不一样了。捧着温热的茶杯,人的注意力反而更容易集中。就像老师说的,喝茶本来就是件需要静下心来的事,这份静心正好用在了学习上。
现在系里好多老师都开始尝试这种方式。文学课讨论《红楼梦》里的茶俗,历史课讲茶马古道,连思政课都能用茶道来讲待人接物的道理。慢慢的,沁阳上课喝茶资源这个说法就在同学间传开了。
上周班长在群里发了个文档,名字就叫《沁阳课堂茶饮指南》。里面整理了哪些教室允许带水杯,教学楼哪层有饮水机,甚至标注了哪个牌子的密封杯不会洒水。最实用的是记录了各科老师对课堂喝茶的态度,比如王教授特别喜欢学生带茶,还说能通过喝茶看出一个人的性子。
不过也有同学担心,这样会不会把课堂变得太随意了?其实试过就知道,当大家端着茶杯认真听讲时,那种氛围反而比传统课堂更专注。毕竟喝茶不是重点,通过喝茶创造的学习状态才是关键。
现在去图书馆,经常能看到带着小茶包的同学。复习累了冲杯茶,既提神又解压。学生会的同学还在筹划下个月办个“茶香书韵”读书分享会,据说已经有不少人报名了。
这种上课方式最让我惊喜的是,它让很多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。就像上周的经济学课,老师用茶叶价格波动讲市场规律,那些抽象的概念突然就变得具体可感。下课铃响时,不少同学还围在讲台前继续讨论。
或许以后回忆起大学生活,除了教室、食堂、宿舍,还会记得那些飘着茶香的课堂。那些在茶香中豁然开朗的瞬间,那些因为一杯茶而变得不同的午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