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洲里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边城学生高价通话事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4:06:56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。满洲里那个初中生,花800块钱打了3小时电话,消息一传开,整个小城都炸锅了。你说现在谁还打这么贵的电话啊?微信语音不都是免费的吗?

我特意问了在电信局工作的表叔。他嘬着牙花子说,这种高价通话往往发生在国际长途上。满洲里头靠着俄罗斯,不少孩子家长在对面做边贸生意。有时候网络信号不稳,或者急着说重要的事,只能拨通跨境长途。这价格嘛,就像草原上的天气,说变就变。

那通电话背后的事

后来才打听到,那孩子叫小斌,爸妈在赤塔市场卖羽绒服。那天刚好是冬至,满洲里刮着白毛风,他家暖气片坏了。孩子哆哆嗦嗦拨通电话,先是说取暖器找不到,后来聊到期末考试成绩,再后来...他说就想听听妈妈唠叨怎么包饺子。叁个钟头,话费蹦到八百块。

邻居老李头直拍大腿:"这孩子傻啊!八百块够买多少斤羊肉饺子?"可巷子口的王老师倒是有不同看法:"你们不懂,有些东西不是钱能算清的。"

说来也是,现在人人都抱着手机,可真正掏心窝子说话的时间反而少了。小斌这个满洲里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的事,倒让我想起小时候。那时打电话要去邮局排队,叁分钟就得挂断,可每句话都说得格外认真。

这事儿在家长群里吵翻了天。有人说该给孩子配个智能手机,有人骂运营商心太黑。其实类似的边城学生高价通话事件在口岸城市不少见,只是没爆出来罢了。去年还有个高叁生,为了听在哈萨克斯坦跑运输的爸爸说句"加油",半个月生活费都搭进去了。

小斌爸妈从俄罗斯赶回来那天,雪下得正猛。他妈妈红着眼眶说:"傻孩子,妈在电话里就听出你鼻音不对了。"原来那通天价电话里,孩子一直忍着没说自己感冒了。

口岸城市的冬天格外漫长,跨国亲情就像隔着玻璃的哈气,看得见摸不着。或许在某个信号不稳的夜晚,还会有这样的通话在发生。只是希望下次,想念的声音能传递得更便宜些,更长久些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