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溪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,附近联系500元本溪交友
这两天翻手机,总能看到“本溪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”这种说法在朋友圈里飘来飘去。说实话,第一次瞅见这行字的时候,我愣了半天神,心里直犯嘀咕:这到底唱的是哪一出?
巷子口修车的老张头倒是挺逗,昨天我蹲在那儿换车胎,他一边拧螺丝一边扯着嗓门说:“现在这些小年轻啊,手机晃晃就能交朋友?我们那会儿得蹲文化宫门口等半个月才能跟姑娘说上话!”这话听着糙,可理不糙。现在随便打开微信附近人,花花绿绿的头像晃得人眼晕,可要真找个能踏实说说话的,反倒成了稀罕事。
那些藏在屏幕后的身影
我琢磨着,“附近联系500元本溪交友”这种话术,说白了就是钻了现代人心里那个空子。白天忙着搬砖,晚上回到家对着冷冰冰的墙壁,这时候要有人跟你说“快速结识本地好友”,难免会心里痒痒。可这五百块钱掏出去,换来的究竟是暖心陪伴,还是精心设计的剧本,那就得两说了。
前阵子听楼下便利店老板娘念叨,说她侄女就是被这种套路坑了。那姑娘付了钱约在万达门口见面,结果对方迟到半小时,来了就直奔主题要带她去酒吧。姑娘吓得钻进卫生间打电话求救,最后从后门溜走了。这事儿听着就跟拍电影似的,可偏偏就是真人真事。
其实静下心来想想,咱们本溪这么座小城,从平山顶到太子河,走路都能遇见熟人。要是真有心交朋友,周末去望溪公园遛个弯,在永丰夜市吃个炸串,怎么就不能认识新面孔呢?偏要捧着手机找那些虚无缥缈的“附近人”,这不是舍近求远嘛。
再说了,那五百块钱干点啥不好?能带家里人下叁回小市羊汤馆,能在儿童乐园给娃买二十次碰碰车票,就算捐给望天洞那边需要帮助的学生,也比这么打水漂强不是?
现在人活得都太急了,连交朋友都想走快捷通道。可人和人的缘分哪是能明码标价的?就像我奶奶常说的,真心换真情,这道理放到啥时候都不过时。那些打着“本溪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”旗号的,多半是看准了都市人那颗寂寞又浮躁的心。
下次再刷到这种信息,咱不如把手机揣兜里,下楼买根糖葫芦,跟卖糖葫芦的大姐唠两句。说不定啊,这接地气的烟火气,比屏幕里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治愈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