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火车站小巷子,大同火车站附近小胡同
那巷口飘来的刀削面香
每次走出大同火车站,我都会习惯性地朝右边望一眼。那边有条不起眼的小巷子,夹在两栋有些年头的楼房中间,巷口总挂着些招牌,有的是小旅馆,有的是烟酒铺。要说这大同火车站附近小胡同啊,可真像这座城市的一道皱纹,藏着不少只有本地人才晓得的故事。
巷子不宽,地面是那种老式的水泥地,坑坑洼洼的,下雨天可得小心走。两旁的墙壁上,各种电线缠缠绕绕,像极了生活本身的复杂。早上七八点钟,这里最热闹,卖早点的摊子都支棱起来了,蒸包子的白气、炸油条的香味,混在一起,活生生的人间烟火。
巷子深处有家刀削面馆,门脸小得差点错过。老板是个五十来岁的大同人,话不多,手上的功夫却利索。他那削面的手艺,我可是亲眼见过——面团在他手里,一刀一刀,面条飞进滚水,粗细均匀,那叫一个准。他说在这巷子里做了二十多年,火车站来来往往的人,他见得多了。
“有赶火车的,急匆匆吃一碗就走;有刚下车的,拖着行李就来我这歇脚。”老板一边擦着桌子一边说,“前两天还有个山东来的小伙子,说是在网上看到推荐,专门找过来的。”
我常想,这条大同火车站小巷子,就像是个舞台,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剧目。有拖着大包小包的打工者,坐在路边啃着馒头;有外地来的游客,拿着手机导航,一脸迷茫地找路;还有附近的居民,提着菜篮子慢悠悠地穿行。
巷子中段有家老式理发店,老师傅用的还是那种手动推子。他说这条胡同变化太大了,早些年更热闹,现在好多老邻居都搬走了。“不过也好,”他笑了笑,“清净些,我这也算是守个老手艺。”
要说这巷子最特别的,是它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氛围。明明就在火车站旁边,汽笛声、人声嘈杂不断,可一走进来,时间就好像慢了下来。下午时分,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几个老人坐在马扎上下象棋,旁边收音机里放着晋剧,咿咿呀呀的唱腔在巷子里回荡。
黄昏时分,我又走到巷口。路灯刚刚亮起,昏黄的光把巷子罩得朦朦胧胧。那家面馆里飘出熟悉的香气,旅馆的霓虹灯牌开始闪烁。这条大同火车站附近小胡同,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安静,仿佛白天的喧嚣都与它无关了。
站在巷口往外看,火车站广场上依旧人来人往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和故事。而这条小巷子,就这样静静地待在繁华旁边,像个忠实的旁观者,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日与夜。